神评怪论(7):一场关于安全的,持续两个月的大讨论

2015-07-01
新车评网

6月20日,端午节当天,南京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交通事故。高速行驶的宝马,闯过红灯,连续撞击按交通灯指示通过路口的马自达轿车、公共汽车和一辆出租车。被直接撞击的马自达2轿车从侧面撕裂,车内驾乘两人被甩出车外,当场死亡。警方否认了醉驾、毒驾、顶包的可能,称从宝马7系搜出一包玉米粉;此后警方鉴定,宝马7系通过监控视频参考线时的行驶速度为195.2km/h。

2.端午节,宝马7系撞散马自达2

以下留言,分别拮取自宝马男闯红灯撞散马自达,那些肇事人的传言与猜测、《技术贴:宝马把马自达干断,IIHS怎么看?、《7系撞碎马2,如果是LS撞polo会如何呢?

tom(tomyesdl):

那么大的冲击力,宝马司机为啥没死,还能自己打开车门跑掉?我觉着吧,这才是XCP作为那么大的冲击力,宝马司机为啥没死,还能自己打开车门跑掉?我觉着吧,这才是XCP作为汽车专业网站该给大家分析分析的,毕竟咱这不是八卦网站。

这确实是很多人心里的疑问,包括我。我所了解是,E-NCAP、IIHS等等考核乘用车的安全性的机构,更侧重于评判正面碰撞的防护;侧面碰撞也有移动屏障碰撞测试,够严格但还不算苛刻;追尾碰撞也有测试,但大多是假人“绑”在汽车座椅上,在滑轨上做一个“鞭打测试”,最主要判定颈椎有可能会受到怎样的伤害,而非真正的实车追尾碰撞。我们也经常看到,被轻轻追尾的前车三厢变成了两厢,而速度不高的侧面碰撞也经常危及生命。车尾的问题是,并没有足够强度的吸能结构;而侧面的问题是,并没有足够长度的吸能空间。

至于E-NCAP、IIHS以及其它认证机构考核侧碰、追尾的方式合不合理,我想我并没有足够的水平提出质疑;而车厂是否因此而刻意压缩成本,只需做到仅仅通过侧碰、追尾测试的防护标准?并不是所有车主都是工程师,都能掌握着调查数据提出反驳。

回到事故发生的一瞬间。马自达2,10万级别,小型轿车,1吨出头,规矩地通过路口,暴露了脆弱的侧面;宝马7系,百万级别,豪华旗舰,接近2吨,碰撞瞬间大约达到200km/h。为什么马自达被撞的粉碎,宝马司机却毫发无损?碰撞瞬间,两车相互的作用力是相等的,两力相互作用的时间是相同的;但相对质量较轻、侧面缺乏缓冲结构、车体强度较7系弱是马自达2的致命伤,而宝马长而坚实的车头,正是相当完善的吸能缓冲结构,更重一倍的质量,也意味着同样的力作用下,宝马受到的加(减)速度更小,在乘员舱构造完整的情形下,宝马司机受到的冲击其实并未致伤。

2.端午节,宝马7系撞散马自达2

aimar112982:

因为这里用的是动量守恒,所以马自达因为V1相对bmw的V2很小(假设马自达V等于0,停在路口),所以,FT=M2V2-M1V1(1),因此可以变形公式为FT=M2V2(2)从这个变形可以看出,发生同向碰撞时刻(v的方向一致),决定相撞车辆的受到伤害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V而不是质量M,换一句话说,BMW7停在那里,只要马自达2的绝对速度足够快,撞击力远大于BMW相对地面的摩擦力反向动量,BMW7一样很惨,只不过因为M的差别导致碰撞体系外力影响的干扰差别才表现出可能BMW7更好些。

回到形变问题,显然形变越大吸收的撞击动能越多,但是这个形变是必须有下限的,如果过度的溃缩,驾驶员失去生存空间,你的吸能再好也是白搭,原理参考胡克弹簧原理,所以德系车的坚实架构并非一无是处,我没有记错的话普遍来说德系车的翻滚测试和侧面撞击测试成绩都比日系出色,所以大家观感上觉得德系车撞击后表现比日本车好并非盲目的直觉,一个连驾驶员生存空间都不能确保的所谓撞击测试优秀的车辆,你的成绩再好也还是个应试生。

本田的ACE结构确实是这方面涉及的佼佼者,但问题是之前的日系车确实在车身强度的考虑上对于超高速撞击考虑欠妥,所以现在有这样的印象毫不稀奇,相反前段时间浙江高速新马自达6失控连续撞击高速护栏,但是车主安然无恙也说明了新的日系车有了很大的提升。任何事情实事求是,老款日车安全性差并不是谎言,同样老款帕萨特IIHS比老款凯美瑞好很多就是例子。

aimar112982提到了高速、超高速撞击对于车身强度的考验,这点非常值得关注。

2.端午节,宝马7系撞散马自达2

初四:

就安全而言,我以前多次说过,我们所说的碰撞安全,都是基于同一级别的车型对比,跨级别对比没有意义。简单的说,就是一位80公斤的拳击手赢了一位60公斤的选手,没什么可炫耀的,只有你在同级别选手中胜利,才能获得尊重。这中事故中,两车差了两个级别,胜负早已注定。但这次事故又有特别之外,级别不是最关键的因素。

最关键的因素是碰撞位置和角度,之前我也多次讲过,轿车是钢头铜尾麻杆腰,轿车不怕正撞,怕得是被追尾,最怕是侧面被撞,任何轿车侧面被撞,下场都很惨。之前还有网友提到在高速上紧急避让第一反应要先打方向,然后再刹车,现在看了这次事故,你还敢把侧面暴露给对手吗?

第三个因素,被很多人都忽视了,就是7系是前纵置后驱结构,这种结构本身的特点就是车头很长,有充足的缓冲空间,耐撞程度相对更高。如果有时间,看看7系的车头比其他横置前驱车头长多少吧。

综合以上三个因素看,不用LS出面,皇冠就足够了,可以用车头挑战任何轿车的侧面,包括D级车,甚至E级的罗罗。换句话说,飞度也可以干掉7系。

初四曾多次提到,“轿车是钢头铜尾麻杆腰”,不怕正撞,怕追尾,怕侧面碰撞。任何轿车侧面被撞,下场都很惨。宝马7系也不例外,想象一下200km/h的宝马7系拦腰撞上了另外一辆规规矩矩通过路口的宝马7系?

2.端午节,宝马7系撞散马自达2

局外人TNT:

仔细看事故图片的话,宝马的车头也溃缩十分严重,宝马是硬,都已经溃缩这么多来缓解撞击压力,但马2呢?侧面撞击,缓冲区几乎没有,在这种强大的撞击力下,只能通过解体来散发撞击力。让我想起来胖哥对于这件事的一句话,这样的速度,换成任何一辆车,里面的人肯定死翘翘了,只不过,可能碎的没这么厉害而已。

jl工式:

注定这个贴子不平静了,一个南京车祸让我们都重新学习了物理知识。最好的结论是宝马的确是结实,但它保护了一个最该死的人。

ox123:

前段时间在德国,不是有个马自达3撞宝马3系旅行车的事故嘛。马自达驾驶员受伤。而宝马车成2截,并且起火燃烧,车内4位MM全死了。

汽车的侧面碰撞防护,已经到了技术上的极限了吗?

山不在高水要深:

我觉得最后一句话才是讽刺:“安全驾驶、良好的安全意识才是最可靠的保命良方。”人家马自达2本来就是安全驾驶,正常过红绿灯好不好!可是却是丧命的下场!。。。。。。什么叫安全驾驶?什么是良好的安全意识?难道在红绿灯起步时,绿灯亮了还要看有没有人闯红灯,确定没人闯红灯了,才起步走人吗?!那设置红绿灯还有什么意义?!现实就是这样,有的人规规矩矩的,可总有一些不规矩的人做一些不规矩的事!所以只能祈求自己运气不要那么背,碰上这样开宝马7系的渣渣!我觉得大家没必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马自达2是否安全这点上!15万以下A级以下的车谈安全都是流氓!我们应该关注宝马车主如何判决好不好!

飞来横祸,守规矩的人竟然是最悲惨的下场。为了顾及他人的安全而遵守规矩和约定,最后却被那些蔑视撕毁约定的人夺取的生命,这才是最大的讽刺。如今谁敢说,以安全的方式驾驶,自己就一定是安全的?

2.端午节,宝马7系撞散马自达2

......  ......

在主观世界里,我认为单凭这场意外的结局,只说明100万的车比10万的车、2吨的车比1吨的车、豪华旗舰比家用小轿、轿车的正面比轿车的侧面,更“耐撞”,更“霸道”,而不能说明谁比谁更安全。“安全”是讲防护性的,保护自己,也保护对方;“耐撞”是讲攻击性的,强化自己,击倒对方。拳头最硬的人就是天下第一,但天下第一又如何?一个人拳头硬,天下就会太平么?如果将来有个拳头比你更硬的家伙又如何?如果将来有个拳头比他更硬的家伙又如何...?

其实要知道怎样的车才“耐撞”,到这里可能已经接近了答案:越大越笨重的车,越贵越高级的车,大体来说越耐撞。这不公平,凭什么小型车就一定要躲着豪华车走?一旦发生冲撞,大车和小车似乎还无法和平共处。不过也很公平,不然我们每个人每天拼命工作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某一天我们也享用得起更贵更安全的车。

但是如要了解“什么才是安全”,你还要再看最后一页。

0
推荐内容
#活动点评 25
#活动点评 46
#活动点评 21
#活动点评 0
#活动点评 0
#活动点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