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主品牌都在搞纯电,合资品牌却在搞混合动力?
数据显示,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一个市场。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基本都是自主品牌,而我们认为技术实力更强的合资品牌或者进口品牌,大部分都是混动或者PHEV车型。
是自主品牌真的实现弯道超车了,还是这其中内有隐情呢?我最近参加大众在北京举办的新能源沟通会,下面是我的看法。
合资品牌发展新能源其实都是被逼的
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原因无非有三:一是因为化石燃料始终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使用完的那一天(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持怀疑态度),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比如电能;第二就是保护环境,现在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节能减排,可能目前新能源车实际上没那么环保,但新能源车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0排放0污染的;第三,政策因素,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我们当然不希望汽车产业全部是国外品牌,所以发展新能源车也是想把大家拉到同一起跑线上,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保护自主品牌。
所以,作为合资品牌来说,其实它们是不愿意发展新能源车的,因为大部分厂商在内燃机时代耕耘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些积累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壁垒,发展新能源就等于将它们拉回到和自主品牌同一起跑线上,产品力的优势就不明显了,所以合资品牌发展新能源其实都是被各种政策(比如双积分、限牌等)逼的。
那为什么会选择PHEV
被逼也好,自愿也好,既然确定要发展新能源了,为什么不搞类似丰田的混动,或者干脆跟国产一样搞纯电动,而要选择PHEV呢?
不选择类似丰田的混动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类似丰田的混动技术,丰田握有核心技术和绕不过去的专利保护(专利期应该也快要到期了);第二,我们国家的政策对类似丰田的混动技术没有任何倾斜。
而纯电动,其实合资品牌也有在发展,只不过目前的产品线比较少,以大众为例只有e-golf和e-up!。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要得到和燃油车近似的人机工学或体验,需要对整个车辆的平台进行重新设计,比如大众的e-golf就是基于MEB平台的产物,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PHEV就简单多了,可以和燃油车共用平台,甚至大部分零件都可以通用,这就省去了平台成本和通用零部件的测试成本;另一方面,纯电动车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目前续航最长的纯电动车也不过500km,而PHEV车型的续航表现就很好,途观L官方宣传有1000km的续航,而且因为有油箱,所以即便没续航了,也可以轻松的满血复活。
当然,PHEV也不是完美无瑕的
那是不是我们就敞开怀抱PHEV呢?其实也不尽然,目前PHEV还有下面几个问题你需要了解:第一,PHEV最大的优势是牌照政策,但如果你没有牌照的烦恼,家里没有充电桩,买回来常年日常市区通勤,我不建议购买。因为用公用电桩的费用会比较高(尤其是停车费很贵的地方),而且因为背着电池车比较重,所以在市区的燃油经济性也不如传统的燃油车。
第二,目前我们还是不敢肯定电池的耐久性究竟如何,这也是我们最担忧的。换电池这个成本就太昂贵了,而且目前我们也不清楚,PHEV的保养费用和保养时间会不会比燃油版高得多,长的多。
开起来究竟体验如何?
说了那么多,PHEV体验起来究竟如何呢?这次我们短暂地体验了帕萨特PHEV、途观L PHEV、和蔚揽GTE这三款PHEV车型。因为体验时间比较短,我简单分享下我的体会。
首先,PHEV车型的动力体验是明显比同排量的燃油车要更好的,这个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动力更好,1.4T的发动机+电机的输出功率以及实际体验都很接近2.0T的发动机;二是,燃油车双离合变速箱低速顿挫的问题(虽然很轻微),因为PHEV低速多用电机驱动所以顿挫不存在了。
第二,因为有100多公斤的电池在底盘压着舱,所以PHEV的车型相比燃油车在弯道里会感觉重心更低,这点途观L PHEV上体验更明显,一定程度上会带来操控的提升。于此同时,日常开起来却没有感觉到车身变重。
第三,我发现PHEV的轿车和SUV在动力输出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可能是轿车自重比较轻的关系,同样的模式下蔚揽GTE和帕萨特PHEV油门需要踩更深才会触发发动机介入,相比较而言,途观L PHEV的发动机介入则会更加频繁。
第四,我开的这几台PHEV车型,蔚揽GTE、途观L PHEV这两款车(没开过帕萨特燃油版,就不评论了)发动机介入后的发动机噪声明显比燃油版要大。
彩蛋:帕萨特和迈腾比如何?
没想到这次能试到帕萨特(虽然是个PHEV版),鉴于我还没试过燃油版,就简单说说它和我们熟悉的迈腾有什么区别吧。首先,帕萨特的整体调校没迈腾那么欧洲化,要舒服得多。第二,帕萨特的后排氛围比迈腾要更高级、开扬感也更好,感官上会觉得空间更大。第三,帕萨特的中控设计不是大众的风格,倒是和朗逸很像,档次感不如迈腾。第四,帕萨特的副驾驶位非常局促,中控和副驾驶座仪表台全部往乘坐空间挤,坐在副驾驶位感觉很窄,开扬感甚至还不如朗逸这样的A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