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试车评车的感想

2012-12-14
新车评网

关于试车评车的感想

已经一周多没写博客了,因为这周都在忙一个事:速腾1.8T、C4L 1.6T和福克斯2.0的对比测试。

这是新车评网、也是我个人有史以来做得最深入的一个对比测试。我们用了前后4天三夜时间,做了加速、刹车、绕桩、变线这些极限性能测试,做了和日常城市用车相关的噪音和油耗测试,专门开到颠簸路面做了对比,专门对它们的配置、空间乃至后座进行研究,还三台车一起去跑了一整天长途。关于这个对比的内容和结果还是留到文章和视频发布时才和大家见面吧,我想说的是,这样一轮对比下来,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试车到底应该试些什么,或者说,怎样试车才最能试出差异来。

这回对比是以直线加速和刹车测试拉开序幕的。测试是我做的,每款车做三次400米全力加速,再连续三次100km/h紧急刹车。我们固然录得了很多数据,但这一个下午,我除了不停地记录数据外,对三款车几乎没什么感觉和印象。连续简单的全油门加速和全力刹车,也发现不了什么机械上的特性。数据当然有差异,但差异很小,因为这三台车都有很高的性能层次。

直到第二天,我们开始进行颠簸路对比驾驶,我才感觉出三部车的性格有如此如此不同,这表现在底盘的调校、特性有差别,进而反映出的功力也有差别。每车3分钟的颠簸,我对它们的了解程度已经更胜头一天每车半小时的“极限榨取”。

第三天我们进行长途驾驶,有高速、国道,最难得的是我们找到了一条弯道和路面极为多变的山路。一路上5、6名车评人不断换车驾驶,三车也不断交换位置,比如有时是C4L领跑、福克斯和速腾在后追赶;有时是速腾领跑,C4L、福克斯追赶……当发现有非常典型的路面时,我们会掉头回去再跑一段。这样从下午一直跑到天黑,让我们对这三款车的动力、底盘特性,以及各自相比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有了极深刻的体会。

当天晚上,我要求所有车评人把自己对这三款车的感受立刻写出来。当我汇总大家所写的感受时,发现各人对三部车的感觉和评判非常一致,这除了证明我们对车的感受能力,还说明我们选对了试车的方式跟场合。

第四天,我们把四台车拉到场地,做绕桩和变线极限测试。我们在测试过程中也用仪器测量了性能数据(这是以前新车评网的场地测试没有的,因为这回我们在广州测试的场地更大,可以推向我们想要的极限速度),这些数据可以告诉我们每部车的底盘极限差距,谁高谁低、高多少、低多少——这是大家都都想知道的。但是这种场地测试其实更大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到一些日常中体现不出的机械极限特性,比如ESP介入的时间和状态、转向助力在极限下的表现等。所以场地测试中得到的数据只是一部分成果,更重要的是找主观感受,而这一条极其需要测试者的技术和经验,在新车评网内,目前具备这种评判资格的车评人也只有4个。

有关这回测试的幕后就先交待这么多。我希望大家了解,新车评网是一个对评价一款车特别严肃、严谨的团队,我们真的把准确地评判一款车“很当回事”,而不是只追求拍摄漂亮照片、最快速度发布以及吸引公众眼球。这得说到我个人的背景,因为自己是学汽车专业,毕业后本该去汽车厂商造车,却弃理从文做了媒体,而我所做的媒体是要去评判别人造出来的车。我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责任,因为我深知造车的不易,每款车都要耗费大量资源和心血,如果做评车的媒体人只在意自己有差可交,草草对付、妄下结论,那是对造车者的大不敬,同时也是对拥戴和信任你的读者(假设有的话)的不负责任。

和造车人付出的心力,以及消费者付出的血汗钱相比,我们为试出每款车优劣所付出的那几天时间和精力汗水,其实真算不了什么。

关于试车评车的感想
【试车媒体的工作绝不是“自驾游”那么简单】

0
推荐内容
#总编博客 0
#总编博客 0
#总编博客 0
#总编博客 0
#总编博客 0
#总编博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