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汽车和道路“利用率”这么低?

2015-06-06
新车评网

为什么我国汽车和道路“利用率”这么低?
题图与本文内容无关,这是一台参加赛道日的教练车……“利用率”够高吧?

“没有肉车,只有肉人”这句名言广为人知。这句话的意思很明了:在我们生活的马路上,开什么车都是差不多的,就看你敢不敢踩而已。

为什么开什么车都差不多呢?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就是不敢“踩”的那种类型。多数人是很少把油门踩到底的。我问过很多人,TA们的原因大多数是这个:怕把车踩坏……

我不打算深究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有这样的认知(汽车厂商说明书上也没有写不能地板油呀)……但既然占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敢把车的油门踩到底,那就说明大部分的车所具备的性能,都不能被完全发挥出来。换句话说,这些车的“利用效率”是不足的。

什么人对车的利用效率高?德国人。都知道德国有无限速高速公路,你在那里开一台1.5L小车,道路条件真允许你开到170km/h并保持几个小时。这事我前几年就干过(当时为了省钱租了台小小车)。所以德国人普遍喜欢更大排量、更大马力的车型,因为在高速上可以开得更快,这样不仅为了爽,还的确能省时间。

当然,这世上除了德国,再没第二个国家有不限速公路。但是不是这些国家对汽车的利用效率就不够呢?也不是。

这就要说到道路的使用方式。先进国家如美、欧各国,以及澳洲、日本,它们的道路规则和秩序基本是很一致的。虽然各国驾驶者风格有些不同,但都有一个共有的理念:在确保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

为什么我国汽车和道路“利用率”这么低?

例如,当红灯转绿灯时,你会看到车辆把油门轰得老大,像比赛一样很使劲地起步。记得我第一次去巴黎的时候,深夜走在一条上坡的大街上,在每个路口看到各式车辆大油门“表演”起步,能听到响胎声和各种车的发动机、排气管轰鸣声,很是觉得兴奋满足……为什么这些车都那么“拼”?因为这些国家对驾驶者的教育是,要尽量用最快的速度通过路口,这样在单位时间内就可以多通过一些车,减低拥堵程度,提高道路的利用率。

再举个例子:我说过无数次的环岛。在先进国家开车过环岛,规则是环岛内的车永远先行。如果你进入环岛前,看到环岛内有车在行驶,就要停在环岛外让路,等环岛内无车或者有较大空挡、不会影响到环岛内的车通行时,你才可以进入环岛。这个规矩,使得一旦你进入了环岛,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加速驶离环岛。当每台进入环岛的车都能用最快速度驶离时,环岛的通行效率肯定就是最高的。

当然,上述两个例子都是基于一些基本的守法意识的保证。之所以敢在绿灯亮起时全油门加速,是因为你很放心不会有闯红灯的泥头车和突然冲出马路的老人小孩;之所以敢在环岛里加速驶离,是因为你即便看到环岛外有车开过来,也知道它一定会停在那里让路。

上述两条提高道路使用率的方法,几乎是全球通用的。但在我们国内,由于没有相关的规矩意识教育(现在的驾考有绿灯如何起步和如果通过环岛的内容吗,我真不知道),甚至没有基本的全社会守法保障,所以我们无法效仿。

我们是这样做的:红灯转绿灯,慢悠悠起步,生怕把油门踩坏,或者想快也战战兢兢,生怕哪里有人窜出来。驶进环岛,我们必须“冲”进去,否则别人不会让给你任何空挡,你就一直停在环岛边上等着被后方车辆按喇叭催促吧……如果你已经驶进了环岛呢,那就每开过一个出口,都要当心其它来车,因为它们有可能不顾三七二十一直接插进来挡你的路……

这就是我们——对车的利用率,对道路的利用率很低的一个国度。实际上,这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0
推荐内容
#总编博客 0
#总编博客 0
#总编博客 0
#总编博客 0
#总编博客 0
#总编博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