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车,并不是只试“好车”

2014-12-19
新车评网

我相信很多人都想问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经常有机会开一些超级跑车或天价豪车,很爽吧?”

对这一点,我其实并不打算否认,甚至我可以爆料:我们这个行业里的一些试车编辑,最早进入这行的原因就是这个工作能有机会开很多新车、好车。

但现在我觉得有点不正常的是:有些试车编辑似乎只对试驾那些超跑、豪车、好车有兴趣,而对于几万块钱的平民车,他们往往嗤之以鼻,不愿意去试,或者就是马虎试一下,然后站在制高点对其各种挑刺。这是不对的。

OK,我要申明一点:大家都喜欢开“好车”,包括我自己在内。从一个汽车媒体从业人员的角度讲,开贵价的好车,不仅仅是“爽”那么简单,我还可以看到很多前瞻性的设计、领先的科技,从而能探寻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平民车上享受到的很多安全装备、享受装备,最早都是在豪华车上先出现的,后来经过慢慢地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它的还有诸如动力系统科技、空气动力学技术、新材质运用等等,这些就不一一说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豪华车、超跑等“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引路者,作为汽车从业人员必须紧紧抓住任何一个与它们亲密接触的机会才行。

但那些只有几万、十几万的车,没有什么新鲜的科技,开起来或许也是平淡无奇,它们就值得我们去轻视了?当然不能。除了众所周知的一个原因:它们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非常大、受众面非常非常广,我们必须对它们详细了解以介绍给广大民众之外,我还想说一点很有趣的。在我入行几年、开过很多豪华车之后,我发现其实只要给足制造成本,大家所能做出来的东西其实缺点都会很少很少。举个例子,德系BBA的三个中坚产品:奔驰E级、宝马5系、奥迪A6,它们相互之间确实都有一定差异,开起来也确实有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但扪心自问,所谓的A6车厢更精致一些,E级静音更好一些,5系底盘更运动一些,那是不是都太“相对”了?事实上,三台车的差距太小太小了,E级的底盘难道就不适合激烈驾驶了?5系的车厢就很糟糕?A6的隔音难以让人接受?当然不是!有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是,长时间试这些“好车”,就像天天让我进各个米其林两星餐厅吃饭,然后逼迫我写出这家的牛排是澳洲空运的,口感更细腻;那家的白葡萄酒是来自阿尔萨斯地区的,年份最好,口感最佳;另一家的乳酪是用山羊奶依古法制成,回味最无穷……其实最后你会发现,那些细微的差别,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米其林三星、两星,差得到哪里去?50万元级的轿车,又能差到哪里去?

但如果把选题变成“自主品牌10万元三厢自动挡家轿大对比”,是不是就有意思得多了?这家的CVT是自己开发的,平顺性不错;那台的CVT是PUNCH的,匹配的差点意思;那家是找爱信买的6AT,表现真棒。还有,这台的底盘硬梆梆,那台的转向死沉沉,另一台的隔音是坨翔……你会发现,每台车都有很明显的优点,也会有很明显的缺点。原因很简单:成本限制在那里,必须有所取舍。而且这种车都肩负着很重的销量任务,几乎每个厂家都在猜:现在最流行什么、消费者最喜欢什么、我最不能放弃什么……因为每家思考的着重点不同,因此做出来的产品就有很明显的区别。

所以,我有时真的很喜欢去试驾这些“平民车”,那种“找不同”的快感,以及试车完后分析其目标客户群,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像几家路边挨着的川菜馆,去发现这家的回锅肉用的豆瓣酱不好、那家的宫保鸡丁用的莴笋太老、第三家的糖醋莲白不舍得放糖……然后决定我下个月要光顾哪家、点哪些菜那样,真的很有趣。

最后我想说的是:尤其对于我们网络媒体来说,其媒体属性决定了会有更多正在考虑买车的人在看我们的文章、以我们的文章作为参考,这需要我们更认真地去试那些廉价的平民车。例如去试6万元的小车,我们就不能以奔驰宝马的标准去批评它动力弱、隔音差,而应该把自己设想成手持6万元买车的人,想一想什么样的动力表现是我满意的、什么样的车厢安静程度是我能接受的、同价位别的车型表现是什么样的。这才是真正的试车者应该要做的事。如果总喜欢站在制高点去俯视这些廉价车,那您还是早日转到那些鼓吹意识形态的传统媒体那里去吧。

试车,并不是只试“好车”

试车,并不是只试“好车”
【从Cayenne马上到XR-V,身价差十倍,心态要摆正】

0
推荐内容
#车评人语 0
#车评人语 0
#车评人语 0
#车评人语 0
#车评人语 0
#车评人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