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迈腾VS新帕萨特——“看”不出的不同
今天看到汽车之家网站的一篇文章,是新帕萨特和新迈腾的底盘实拍比较,对这两部车感兴趣的朋友值得看看(这里打开)。但看之前,请先看我以下的文字。
上面这篇文章对这两款车的底盘进行了“目测式”的对比,找到了不少不同之处,从大处看两款车的底盘构造是一致的,但一些细处的结构和材质的确有不同。比如车轮“羊角”部分,新迈腾是铝制的,新帕萨特是钢铁的,诸如此类。这些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媒体能把它们找到并展示出来,让大家(包括我们)看到,不用自己动手去拆、去比、去找,是好事。
我要说的是,我素来不是很重视眼见的差别,只要不是粗制滥造就可以。因为在我这么多年的试车经验里,这些细节如何影响实际的性能,往往是眼睛看不出来的。比如说底盘的一根摇臂,铝制的和铸铁的开起来有什么不同?你只有在同一款车上用科学严谨的比对测试才可以得到答案。这是汽车研发人员去做的工作,不是消费者要去思索猜度的事情。
有些答案,也不是大家想当然那样的。举个例,一个悬挂的部件,铝制的成本是否一定比铸铁的高?其实不见得。如果一个铝部件的装车量很大,批量上去了,它的生产成本可能比另一部车上铸铁的同类部件还低。此外还有这些部件的刚度、重量、耐久度、防锈抗腐蚀能力等,到底有何差别,这些内情真的只有开发者知道(甚至连他们都不知道),消费者不可能了解清楚。
使用性能同样也不能靠眼睛看。比如说A车的底盘用了一套铝合金悬挂,B车还是全铁质的悬挂,是否A车的行驶品质就一定比B车好?当然不是的。除非同是A车,把原来的铸铁悬挂换成铝合金的,行驶性能会提升我是相信的,因为那是在同一基础上的比较。某款车底盘用上铝合金摇臂,可能是为了追求出色的行驶品质,也可能是这车底盘设计得不好,簧下质量大得超出了设计标准,不得不以铝合金材质来控制重量。真的内情,又只有设计者才知道。
我不是说研究用料没有意义,同级车的平均标准是可以用来做比较的,比如说宝马5系这级别的车,底盘用铝合金部件是常事了,哪款车底盘还是一点铝合金都不用,我们就会认为这车不够与时俱进。又比如十多万的车,很少会用到铝合金悬挂部件,当我们在日产逍客、雪佛兰科鲁兹上看到几根铝合金摇臂,还是可以作为亮点表扬的。
但是,表扬归表扬,肉眼看到的底盘构造、规格和用料并不能用来“推测”甚至“推断”该车的实际动态表现高低。又举个例子,某网友说韩国现代上一代的CD级车底盘(现代雅尊、起亚欧菲莱斯)有用铝合金,而这代新的底盘(现代新雅尊、起亚凯尊)反而不见铝合金了,说明它们的性能新不如旧。这样说我是反对的。因为就我实际试驾体验的感受来说,现代和起亚这副新一代底盘还是比它们的上代车型表现好很多,无论是舒适还是操控层面,实际效果的高下很分明,说明设计水平可以弥补肉眼所见的材质差异。
上述各种逻辑听起来颇为复杂的对比,无非是说明一个问题:车不是大白菜,眼看谁肥谁大就是好。车更像一味菜式,它的配料和做法可能各异,也可能雷同,但实际出来的味道和水准却是你单看配料单和菜谱无法知道的。即便你把一味菜式拿去做化学检验,各项含量和酸甜苦辣度都以数据标出,你还是不能知道这道菜到底好不好。这个好不好要靠什么判断呢?没错,就是亲身、亲口去“尝”。这就是为什么我一贯坚持任何车都要“开过才知道”,开车对我来说就是去“尝”的过程。那些“菜谱”和“配料表”,我不是不懂,但我不会热衷去研究。
透露一个小插曲。试驾新迈腾时,我发现它的实际动态特性与我印象中的新帕萨特颇为不同(具体不同大家请看新迈腾车评)。一般来说我试驾过的多数车,对它的印象大体是能够记得清的。但是新迈腾和新帕萨特有如此明显的不同,是在我预料之外的,因此也让我越想越怀疑,怀疑自己的印象是否有偏差。于是试驾迈腾归来的第二天,我去了深圳一家上海大众销售店,假扮客人试驾了新帕萨特。虽然只是几公里的短途试驾,已经足够验证我之前的印象。结论我确认了自己对帕萨特的印象并没有偏差,我所感觉到的这两部车在“看不见的地方”的差异都是确实存在的,于是才把握十足地在车评里写出了清晰、明确的结论。
这就是我验证一部车表现的方法——只有亲身去开、去坐,必要时还要去比,才能评判一部车到底是怎样。有人会说这很主观,缺少字面数据支持,我承认。就好比一个食评家,他也无法向你出示一味好菜在数据上好在哪里。车评人之于不同的车,就如同食评家之于不同的菜式。他是主观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主观能力,只有真正有经验和有积累的人才可以。一个食评家,他必定是要尝过味道,而绝不会光看配料表就评判一道菜的水准吧。
【谁更好,能这样看出来吗?】
PS:我知道有人会将“用料”上升到造车“道德”的层面,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凡事不会想那么多(无论是正面的还是阴暗的),简单直接用效果说话。而那些喜欢揪住“蛛丝马迹”就批评某某车某某厂不厚道的人,大多不是我这样的实用主义者,说他们是道德的完美主义者,应该比较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