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空调系统基本功得到我们肯定之后,我们再来说说C4L的另一项基本功:防雨能力,即雨天的视野。这种能力不仅仅取决于雨刮的刮水能力和刮水面积,还需要与其他部件的配合才能真正提供良好的雨天视野。
首先,雨刮的耐用性是一个重要因素。新车雨刮就刮不干净的车就不要讨论了,大部分车,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雨刮会陆续老化。C4L长测至今,雨刮的刮水效果仍然保持得不错,一些细小的水痕不可避免。这样的耐用度,属于A级车的正常水平。
雨刮的设计很考厂家的功夫,每款车的挡风玻璃造型、面积、曲率都不同,雨刮的尺寸必须合适、左右雨刮不能有太大重叠、两条雨刮更不可以发生碰撞……满足了上面这些条件之后,终极目的就是要做到让死角尽可能少。C4L很聪明地采用了对开式布局,右上方视野自不必担心,要担心的是中央后视镜下方的那片区域,是否会成为“两不管”地带。事实上工程师设计这种对开式雨刮布局的时候,对联动杆进行特别设计,故意让两条雨刮有短暂的不同步,避开“打交叉”的时机。这种不同步的程度越大,雨刮尺寸也就可以更大。我们发现C4L的“两不管”地带几乎都缩到中央后视镜后方去了,根本不会影响驾驶。
可以说,C4L的前方视野无论是清晰度还是广度都没问题。雨天开车在直路上跑,C4L的视野表现与晴天相差不大。再看看与弯道、岔路有关的那部分视野表现如何。
很多车的左侧雨刮,都很难将A柱附近那一片照顾到。C4L尽管有大尺寸的雨刮、尽管将风挡中间部分扫得干干净净,但仍然逃脱不了A柱附近这一个“魔咒地带”。还好A柱附近的刮水盲区和其他车相比算是中规中矩的,只是逊色于可以将A柱附近的水都清理得干干净净的某些日系车。
既然说了雨刮,那就再来谈谈一个有关雨刮后续保养的话题,C4L的雨刮卡扣并不是主流的通用U型卡扣,而是专用的。这种设计给用户带来了不便,想更换市面上主流品牌的雨刮难度有点大。所以,这里郑重声明,使用标致雪铁龙原厂配件,品质更加放心!(我才不会告诉你有转接头这个东东)。
转过来看看侧面,雨天开车也要看两侧、更要看后视镜。上面两张照片,是我在刚上车以及开启后视镜加热,在城市快速道路行驶20分钟之后的对比。可以看到侧窗上豆大的水珠已经被吹掉,而后视镜上的水珠也蒸发殆尽。从一开始的模糊一片,到后来可以清楚辨认后面的车辆。雪铁龙官方没有明确表示C4L侧窗采用了疏水玻璃,而且这种效果确实与真正的疏水玻璃有一定差距,但是在车速稍快的时候,大粒的水珠确实可以被吹走,更没有因乱流而产生杂乱的水痕,这确确实实带来了更好的雨天驾驶体验。开C4L在雨中穿行,也确实比大部分车来得更加惬意。
与新兴品牌堆砌配置的做法相比,老牌厂商更擅长扎扎实实做好基本功,以带来真正良好的用户体验。这些“基本功”,需要长期的用户反馈、强大的研发实力、漫长的研发周期和完善的供应商体系共同支撑的,全都是实打实的成本。如果雨刮在CAE建模阶段发现不可妥协的问题,那么风挡设计甚至车身结构模态就要返工。如果侧窗出现乱流导致不规则水痕,那么这部分车身空气动力学设计就要推倒重来。C4L的“基本功”绝不止底盘和发动机,更多细节,我们继续总结!
邓宣
@17288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