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2019-02-25
XCP陈函


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自从2月15日期待已久的The Grand Tour(TGT)中国特辑上线以来,我已经聚精会神地看了三遍了。如果单纯将它作为一个汽车综艺节目来看,它无疑是制作精良,“笑”果十足的。TGT镜头下的中国,美得让我陌生,关于满大街超速摄像头、路牌英文错误等吐槽也让我不禁笑出了声。但是,笑过之后,我总感觉心里有点不舒服,似乎是哪里不对,看了网上的评论,有人批评节目抹黑中国,但我并没有这样觉得。想了好几天,我终于明白了,是因为短短71分钟的节目中所展示的中国,并非我认为的我们应该向世界展示的那一面。

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如果看过2012年播出的Top Gear第18季第2集,你会觉得这次“三贱客”再访中国的吐槽已经平和了很多了。7年前那期节目中插入的仅有20分钟的中国特辑,吐槽之狠、槽点之密集,足以让每一个关注中国汽车工业的人汗颜。一汽陆豹、双环SCEO、长城精灵、红星小贵族、奇瑞QQ、比亚迪F0、力帆320这些山寨车在那期节目中纷纷被拿出来吊打,“大猩猩”(杰里米-克拉克森甚至买了一身假货,直言中国人在这方面很在行。

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当时“大猩猩”和“船长”(詹姆斯-梅还试驾了中国自主生产的三轮车、长城M2和江淮宾悦,得出了中国人自己造的车都不咋地的结论。评价稍好的传祺GA5和荣威350又被指出是借了阿尔法罗密欧166和名爵5的底子。总之,在那期节目中,中国制造可以说是被批得一无是处。尽管在节目的最后,“大猩猩”说了中国从五年前造三轮车到五年后造出传祺、荣威这样的车,进步是很快的,再过五年英国人很可能就要开上中国的汽车了,所以他故作悲观地表示“We are doomed”(我们英国人完了),但是谁都知道他说的是反话。

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这次再来到中国做节目,已经从BBC跳槽到亚马逊的“三贱客”明显收敛了许多,尽管对于中国的评价还有一些偏颇之处,比如“中国人梦想买红旗”、“考驾照只要证明手可以自由活动”、“中国汽车价格是英国的两倍”其实都不是事实,但是7年前集中吐槽的山寨车问题在这期节目中仅提了一句“(奔腾T77)看起来像是兰博基尼Urus”。这次试驾的红旗L5和蔚来EP9获得了好评,中国的高速公路网、基建能力、制造能力和发展速度也都得到了正面的评价。

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然而,“三贱客”之所以叫“三贱客”,正是因为他们的节目一直都是比较恶趣味的。这一季TGT的哥伦比亚特辑中,他们不仅反复暗示哥伦比亚贩毒,而且向世界展示了当地人与驴之间不可描述的行为,还通过采访表示这在当地是很正常的。在2008年Top Gear第12季的越南特辑中,他们甚至将一台摩托车涂上了美国国旗涂装,并且反复播放美国歌手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反越战歌曲“Born in the U.S.A.(生在美国)”,直戳越南人的战争痛点。如果是从这期中国特辑才开始看他们节目的国人,听到他们反复强调中国人只开了三十年车,三十年前中国人还在骑牛,那么难的驾考居然被说成这么弱智,还用“Evil”来形容红旗L5,还要给我们推销欧洲老旧的二手豪车,有可能会觉得受到了误解,甚至民族情感受到了伤害,但这就是他们的节目风格,这期节目并没有针对我们故意添油加醋,甚至还显得有所顾忌。

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真正让我觉得心里不舒服的,是节目中展现的不穿上衣的男子、到欧洲疯狂购物而无视名胜古迹的游客、英文错误的路牌、穿着印有英文脏话上衣的女人、奔腾T77车内可换装的日本女孩全息影像和驾校培训时教官提醒要注意狗、小孩和女人会冲入马路。我觉得不舒服,不是因为被抹黑,而是因为这些都是事实。

与Top Gear和TGT在其他国家做过的特辑相比,你会发现,这两期中国特辑“三贱客”在节目中少了很多与当地人的友好交流,在最新的这一期里,唯一与当地人有沟通的场景发生在遵义购买纪念品时,而这一幕显然是在模仿中国游客在欧洲的行为。除此以外,节目中反复展示了沟通失败的场景,买错绿色西装、与司机和加油工无法交流等。在“侃大山街”环节中,“大猩猩”直言中国人根本不在乎他们(英国人)怎么想的,只是把他们当奶牛,只不过从他们那获取的是手表和行李箱。

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我不禁在想,如果是一个本来就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看了这期节目,会对中国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想必应该是物质发达、文化匮乏和难以沟通吧。这又让我想起了去年美国之行与当地人的谈话,当他们知道中国现在到处都可以用移动支付,大件家具可以直接网购快递到家里时,他们感叹完中国发展之快后,马上就产生了对于美国失去世界话语权的担忧。从他们的话语间,我可以感觉到,他们担心更多的不是经济上被赶超,而是文化上被侵蚀。

其实很多欧美国家的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完全不及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我们在国内可以看到实时更新的TGT,可以看到最新的美剧、英剧,可以听到最新的英文歌,但是我们的文化作品却很难在欧美国家进行传播。近十年,我们迅速成为了世界第一的汽车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文化的发展却远远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富裕了,走出去了,但是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却是负面的评价。

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在国内拍节目期间,“大猩猩”在他拥有一百多万车迷粉丝的Instagram账号上发了两条信息,一条是在路上拍的陆风X7的照片,配文为The Copyright,另一条是在高铁上录的视频,视频里一个男人正在大声讲电话,“大猩猩”对着镜头不停地说“Shut up”,配文为“This has been going on for hours”。还好,这些都没有出现在这期中国特辑中。

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记得Top Gear第11季日本特辑中,“船长”和“鼹鼠”(理查德-哈蒙德)在高铁上打电话被当地人制止,以至于不得不躲到高铁的厕所中捂着嘴打电话,两相比较,更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看完“三贱客”吐槽中国,我为什么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这期中国特辑,“大猩猩”在称赞完中国的高速公路网之后,又说了那句“Were  doomed”,这句话被很多人视为对中国的高度称赞,甚至有自媒体截取这几分钟的视频,贴上了“你知道The Grand Tour来中国拍了,可你知道这一拍让英国网友都羡慕嫉妒恨了么?主持人直言:和中国一比,英国药丸!”这么夸张标题。但是,结合7年前的节目里他说过的同样的话,再加上他个人社交账号中流露出来的对中国的态度,这句话中有多少真诚的成分,又有多少只是在调侃,可想而知。

这篇稿子快写完的时候,我终于从飞机上大妈们唠了2个多小时的家长里短中逃离了出来。作为中国汽车产业中渺小的个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能做的也只有呼吁抵制山寨,尽力尊重原创与版权,时刻提醒自己和家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在公共场合都要守规矩,注意形象,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影响他人。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我们无法干涉一个外国的汽车节目应该展示哪些内容,我们也很难改变他人的看法和行为,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好自己。

0
推荐内容
#编辑室同仁 86
#编辑室同仁 94
#编辑室同仁 115
#编辑室同仁 0
#编辑室同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