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车『二』续集:1.6L Gamma引擎机油使用野史

3066天前

MaiYY

MaiYY

静静的做个吃瓜群众

历史车库

历史车库

话题:3.12万 成员:920

此文仅针对Hyundai/Kia 的Gamma引擎的机油使用保养,可能受众面极窄,可跳过或仅作娱乐。

但若觉得值得一看,也不妨在有闲情时探一下自己爱车,以自娱自乐。

重复一下以前说过的几点:

1. 无论环境温度如何,普通民用车只要引擎正常工作,水温约在90度,油温约在100度;

2. 对于现在的复合黏度机油,高温黏度(W后的数值)与用车当地气温没有任何关系,不要望文生义地认为其数值就是气温范围;唯一与用车地气温有关是低温黏度(W前的数值),气温越低越需要更小的低温黏度在启动阶段保护引擎。

3. 引擎从设计制造阶段就已经决定了其工作温度时所需的黏度,所以高温黏度(W后的数值)应选择车主手册上规定的黏度;对于低温黏度(W前的数值),车主手册会根据不同的气温推荐;如果钱包能承受,选用越低的低温黏度(W前的数值)越好。

一般用车按照这几点选机油(同时符合API等级以及其他车厂特定的认证标准和保养间隔)即可。

故障车,老爷车,赛车,或特殊车辆/特殊用途不谈。

其他进阶使用也应该保持官方推荐的高温黏度,满足或高于各种等级认证,再去玩合成非合成/添加剂等方面,不在此展开。

我第一辆车是起亚的一辆国产1.6L的小车,配备了当时还是比较新的1.6L NA Gamma引擎。

这是手册上对机油使用的要求:

纸上谈车『二』续集:1.6L Gamma引擎机油使用野史

纸上谈车『二』续集:1.6L Gamma引擎机油使用野史

纸上谈车『二』续集:1.6L Gamma引擎机油使用野史

官方要求保养(不单单是换机油)里程为:

普通用车:7500km/6个月

重度用车:5000km/6个月

品质等级认证:

API SL或以上;ILSAC GF-4或以上,再无其他特殊要求;

官方推荐使用SM 5W-20的机油(或5W-30,但油耗没有20级的油好)。这可算是一种全天候机油,即使气温低至-30摄氏度仍然适用。当然如果你买不到5W-20,那使用高黏度的机油也权当没有选择的选择(但引擎不是工作在最佳状态)。

要求很低,很好养!

再说一下保养间隔。

其实官方手册上要求的保养间隔已经考虑到所在市场的用车环境进行了修正(如同一款车在国内的保养间隔比在美国已经要短的多),除非你是买了一辆平行进口车拿着北美的官方手册。但有的4S为了多挣钱而私下要求缩短保养间隔(如明明手册上写的是10000km/一年,非要缩短为7500km/一年甚至5000km/6个月)。我本人对这种情况不理会,若是有4S强行,我会要求他们出一份书面文件,售后签字,经理签字,盖上公司公章。

我这辆车的情况,大部分时间市区代步,其实半年跑不了5000km;而且也符合重度用车的第一条(经常性地短途行车),所以对于5000km/6个月的保养间隔我是接受的。

很多人认为高速是对引擎和机油的高负荷运作,而我的观点是:高速行车对于轮胎悬挂等是重度用车,但对于引擎(和机油)来说却不是,除非你每一次超车都kick down红线,长时间保持五六千转甚至红线跑极速(这是违法行车,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在合法时速下跑高速,其实引擎的负荷很低(特别是现在的波箱逻辑设计,基本上有六档以上,120km/h时转速不会超过3000rpm),对机油的损耗甚至比不上市区的走走停停。

下面是一机油厂商对重度用“油”的定义:

纸上谈车『二』续集:1.6L Gamma引擎机油使用野史

短程用车为主(16km以内);

增压引擎;

商用或军用(如出租车);

超长时间怠速(如公司配司机的车);

里程超过十六万公里的旧车;

经常性在沙尘环境拖车开车。

一对照,我的车一直在Severe Service(第一条)。

从我10年底拿到车,4S做保养用的原厂油(现代自己的子公司 Mobis)都是5W-40,还美其名曰的说深圳的气温高,特别是夏天三十多度,用40级的油刚好。

Sh*t!现代起亚在中国找的什么猪队友,身为专业人员竟然把高温黏度等级当成气温!你要是嫌弃用原厂油的话,可以换成壳牌的,红/黄/蓝/灰任选,但统统都是40级;

更神奇的是,走遍深圳大大小小的超市,卖的基本上都是40级的机油,能找到个30级已经算是惊喜。我猜是要么是机油厂商华南区的销售或技术人员是临时工,要么是他们以为大家都是开大众的

开始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只是行车时有种说不清的怪怪感觉;理论上使用40级也不会对引擎怎么着(毕竟手册上也有),同时第一辆车兴奋过度,关注点都在机械和电子上;二来是4S“官方”行为,出问题也有对方负责。

(再次说明:官方是指车厂有书面文件的叙述,4S的行为不一定官方)

后来觉得油耗高得离谱(一定程度上有深圳市区交通的重大贡献),到车友群里讨论和查阅车主手册和官方资料,我们确定4S给我们用了不合适的机油。有车友甚至打电话到现代起亚中国的官方机构投诉,要求4S使用官方推荐的5W-20。我不记得确切的时间(因为我每年就只做两次保养),仿佛记得从12年年底后再去4S保养,已经换成Mobis的5W-20。

很多人觉得20级的机油太稀。稀不稀不是我们使用者说了算,是设计制作引擎的工程师们在图纸阶段就决定了。

当时我们也吃饱撑着探讨了为什么外面大卖40级的机油而这幅Gamma引擎却另类推荐使用20级的机油。用什么高温黏度的机油是引擎设计制造阶段就决定的了,为什么一辆入门小车还要如此折腾?!没法子,第一辆车总是情不自禁!而且很多人都有过“巴不得睡在车里被老婆骂”的经历,所以一聊起来就特别兴起。大家仅作一笑,或直接点击页面最右上角。

其中论坛里有一位tpscf大侠令人印象深刻。与其他人云亦云,这里那里抄一段或提出一个玄乎的观点而不能定性解释只靠吹的“Bai度式”发言不同,他是一位严谨的人,虽然我不断定他是否有过高等教育的学历,但他提出一个观点,都尽可能地搜寻官方的标准/数据和国外的测试数据(虽然他自嘲自己的英文水平很水)去佐证,令人尊敬。

先了解一下这台引擎。

这幅1.6NA的Gamma引擎,我在一份有点年份的现代官方catalog上找到了一些数据。

放在今天,这幅引擎的表现确实一般,但在七年前(09年进入中国首先装配在福瑞迪上),其超过120匹的马力,正时链条的使用和小于100kg的重量,还是相当耀眼。

在2500rpm出现第一个扭力小平台,从3500rpm至5500rpm才是亢奋状态,一副高转引擎的架势。在实际使用中,确实是2000rpm之前没睡醒一样,之后逐渐进入状态,3000rpm开始发力(但是4500rpm之后的引擎声不太悦耳)。

现代甚至在2012年凭借1.6NA的Gamma上了一回“十大”,当然那是配备了GDI直喷的版本,但底子还是原来MPI多点电喷版本的Gamma引擎。

那为什么这台Gamma引擎需要用20级的如此相对低高温黏度的机油呢?(T大侠的贡献)。

这幅引擎部件间的间隙应该非常紧密,并不需要粘稠的机油去辅助密封。同时可能机油的输送通道相对细小,只适合低黏度高流动性的机油流动。

且因为间隙紧密,油道细小,除了对高流动性的要求外,推测对机油的洁净度也应该有很高的要求,以避免杂质阻塞油道,这样,对机油过滤器必须十分严格。

为了验证得找起亚的官方技术文件。

机械精度设计方面的资料找不着,但在一份起亚官方技术文件对机油过滤器有严格的要求,大意是我们的机器如何精密,我们如何专业的选用最合适黏度的机油和特别的滤清器以保证过滤能力,流动性,油压以及整个润滑系统的正常运作。若使用不合适黏度的机油或不合标准的机油过滤器,会导致系统的不能发挥最大性能,甚至出现故障(如低油压报警,冷启动噪音,引擎撞击声,口哨声等等等)。

后面还有附图说明原厂的过滤器的特殊结构比一般副厂要好。

我这几年一直在用Mobis原厂的机油滤清器,一来若真如起亚官方所述,这不愧为一个优秀的过滤器,二来便宜,在4S也就是50块一个,实在没必要再多花钱换外面的(而且还要花相当的精力去查证代替品对机油过滤能力,流速和寿命方面符合要求)。

另一方面,前面说过机油除了润滑/散热/清洁等主要功能外,还有其他辅助作用。

对于这台Gamma引擎来说,机油还有一个重要的辅助作用,推动CVVT。

和宝马的马达驱动气门调整机构(Valvetronic?)这样的高级产品不同,起亚的CVVT是靠油压来推动的(而且只有时序Timing调整,没有升程Lift调整)

在一份现代关于CVVT的培训材料中(资料中所用的例子是Beta引擎,不是Gamma引擎,但CVVT部分基本一样),就介绍了其CVVT是通过把机油泵进提前室或迟延室来控制气门的正时的。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件就是OCV (Oil Control Value)机油供应控制阀。

OCV控制着机油怎样进入提前室或迟延室,简单来说就是控制CVVT的工作。

起亚的另一份技术文件中也提到了确保OCV正常工作的重要性。其中又特意提到了机滤的重要性,不合格的机滤影响机油流速可能影响CVVT工作。

那样基本上可以推断若使用黏度过高的机油,流动阻力太大,可能会影响OCV的工作,不能(及时)把(足够的)机油输送到CVVT装置,让CVVT不能工作在最佳状态,甚至某些极端情况无法工作。可观察症状之一就是油耗大。

这是我记录的这辆车前两万公里的油耗。

我不是一个过于关心油耗的人。在购车阶段我会去了解备选车的油耗范围以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油耗,只要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我并不介意多一升少一升(不想绑手绑脚地用车)。我会记录车辆的油耗,但更多地在于观测车辆的状态,观察其是否正常工作等。

对这辆车我从来没有期望能有一个很低的油耗,在同级车里(1.5/1.6L NA,四米上下的车长)多出100kg的重量,205的车胎(对比同级185)都是对油耗不利的因素;

我本人也从来不主动刻意地用省油的方式去驾驶。

现在的车厂,为了讨好消费者,单单在波箱设定上,能有多早升档就多早;很多车是2000rpm左右就升档。我不喜欢大开大合前仰后合地开车,更不踩地板油(这样开车严重影响我的心情和乘客舒适度),但一般在路口灯位,只要路况允许,我会在加速时通过持续给油门施压,转速在60km/h限速之前可以达到3500rpm,若限速80的话可以达到4500rpm以上。我认为既然引擎工程师给了我们六千多转的转速范围使用,为什么不用?!

然而,但是,奈何,BUT,这油耗实在太惊天地:

(注意有些特别低的点是因为参杂了高速油耗,其他的记录点基本上皆为市区)

首保前就达12L/100km;之后甚至在一段时间在达到14~15L/100km的水平(我真的不是在开4.0 V8)。

红色部分(这段为特殊情况没有参考意义):

这里诚然有深圳市区交通的贡献。

我上下班要经过南海大道,去过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是一条怎样繁忙的主道,甚至还有160秒的红绿灯,加上那段时间修路,加上夏天全程空调,7公里不到的单程,正常耗时50分钟以上,那天不顺时耗时一个小时以上(我深深的记得有跑一个半小时迟到了,平均时速四点几),基本上是停下来干等吹空调光烧油不走;

黄色部分:

天气变凉,空调频率降低;路也修好了;基本上能保持单程40至50分钟,但油耗仍然在12L/100km上下。但我觉得这不是这辆车的真实水平,因为只要一跑高速,油耗就刷刷刷的降,在6610km时甚至有一次几乎是全高速,油耗只有6.X L/100km。

这时我们已经在怀疑机油的问题。

前面说过,4S一直给我们用5W-40的机油,40级的黏度本来就很高,其阻力本身就是消耗引擎动力;其次太高的黏度可能影响CVVT不能正常工作,让本来附带的省油功能失效。

绿色部分:

后来4S也把配套的保养机油换成5W-20,油耗就有明显的下降,基本上维持在9L/100km上下,比同级车高2L左右,鉴于车辆本身的特性和我的驾驶习惯,以市区上下班用车为主,个人觉得是一个合理的水平,此时车辆正常运作。同时行车的顺滑感(特别是低速区)Refinement提升不少。

低能耗是行业趋向,既然设计上能使用20级的机油,官方没有理由不推荐。

这就是保养手册上推荐5W-20的原因(当然5W-30也是可以,但使用20级油能获得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在5W-20/30买不到的情况下,才使用40/50级的机油作应急用途。

4S错误使用5W-40的行为,虽然不至于损坏引擎,但却损坏了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印象(认为这是一台粗糙的耗油的引擎),在国内这个人云亦云随大流的市场,破坏力惊人。

我在这辆车上共使用三个牌子的N种机油:

Mobis 5W-40(4S的错误)

Mobis 5W-20(十分经济实用的机油)

Shell 5W-40(完全是上了4S的当,额外花钱,错上加错)

Amsoil Signature 0W-20(十分优秀,但不适合,没必要)

AmsoilXL 0W-20(十分适用的机油)

AmsoilOE 0W-20(十分经济适用的机油)

补充一下,这车的所有基础保养都是4S送的,免费;而且4S以手册上的5000km/6个月的保养间隔为由,不实用原厂配件或不按时按里程保养,均视为放弃保修(此车的动力系统保修是五年/十万公里)。

自从4S换了Mobis 5W-20以后,其实已经相当不错的;油耗低,在5000km/6个月的换油间隔下也没有什么不妥。

但终归这Mobis 5W-20只是SL级别的矿物油,而且受不住外面翻天铺地的合成机油的诱惑,从三年多前开始,在4S做完保养后又开到修车店里换上自己买的机油(有时候钱就是这样糊里糊涂被花掉了

一般来说机油第一选择自然会是Shell或者Mobil 1(一个法拉利一个麦凯伦),毕竟从小看赛车就已经耳闻目睹;但市面上Shell和Mobil 1的假货太多了(而且20级的机油非常少),于是选择了另一个在赛车上看到过的品牌Amsoil,因为实在太小众,假货商根本没兴趣对其下手,比较放心,而且即使是进口油,价格还算可以。从最便宜的OE系列,到XL,到最贵的Signature系列都用过。

由于我的车主手册对机油的要求只有三个:

API SM或ILSAC GF-4以上

5W-20(当然我倾向于用0W-20以求更好的冷启动性能)

5000km/6个月保养间隔

所以选择非常简单,可能是对机油要求最低的引擎之一,满足或优于以上要求即可(有的车厂还要求特殊的ACEA认证等级或车厂自己的认证如福特M2C947-A,通用dexos1,大众VW503.1,本田涡轮车型HTO-06等要求认证,就要确保机油满足这些规格)。

使用差别:

Mobis 5W-40与Mobis 5W-20

引擎启动噪音变小,更早进入状态,转速上升快,运转噪音低平顺性改善,油耗答复

Mobis 5W-20与Amsoil 0W-20

抛开更低低温黏度带来冷启动的改善,确实在运转的宁静度和顺滑度(对不起,不能量化)有改善,心里上满足感更大。但是问我老婆有啥区别时,得到十分干脆的回答:没!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不想深入那些没有标准量化的方面,因为每个人的感知或关注点差异太大。

Amsoil三个系列间的差别

从左到右为OE, XL和Signature,最大的差别是Service Life。

OE系列用于替换原厂油,换油周期follow原厂要求(以3000英里为参考);

XL系列则可用至一万英里或6个月;

Signature系列根据用车环境不同,但最差也有一万五千英里或一年。

在心里暗示和刻意的观察下,其质感(好模糊的词)确有差别。但是在5000km/6个月的保养周期内,我会说,以市区上下班的应用环境下,以这台Gamma引擎,以本人的感官而言,此差别往往很容易就被其他环境因素淹没!加上5000km/6个月的保养周期,最贵的Signature系列的一万多英里/一年的换油周期发挥不了作用,其中可能更多的添加剂也发挥不了什么可明显察觉的作用,所以只用过一次就弃用了。

即使机油本省能长期使用,个人认为比较安全的保养周期也不要超过一年。

以来要考虑机油过滤器的寿命(当然可以选在长效机滤陪同长效机油使用),二来像我以前说过的,正规的保养不止是换油,还包括对整车的机械和电子电器的检查,提早/及时发现各种故障或隐患。

所以对我来说,我更乐意每半年做一次保养使用OE/XL之类“短效”/“常效”的产品,其实OE于Signature之间的差价足以弥补机滤加工时费。

另外大家也应注意到,长效机油的总碱值较大(OE 7.9 -> XL 9.0 -> Signature 12.6),可以帮助分解混入润滑系统中的汽油中的酸性物质,避免/降低油泥的形成/积累。

使用效果:

Gamma 1.6L NA;

市区上下班代步用途/少数高速;

六年不到/五万公里不到;

前一年多时间使用Mobis 5W-40及一次Shell 5W-40;后以Mobis 5W-20为主,间隙性用过几次Amsoil的0W-20;

故障:无机械类故障;在今年换过一个曲轴位置传感器(电子类,与机油无关);和火花塞油封(橡胶老化,与机油无关)。

在上个月换油封时打开缸顶盖,情景如下。

四个字:光洁如新!

下方可见正时链条以及圆形的CVVT机构。

未看到一点油泥,20级的机油足够密封,或者说所用的机油清洁能力足够;

在凸轮轴的摩擦面也没有发现肉眼可观测的磨损,所用机油提供了足够的润滑保护。

并不是说Amsoil就比其他牌子好,还有很多牌子,如Total,Motul,Redline等等,没有两下子也不能在赛场上证明过自己。只是由于个人原因刚好当时就用上了,而且发现挺合适的;后来添置另一辆车以后这辆车就是老婆在开,心思也不再在上面了,懒得折腾了。而且毕竟个人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横评使用各大品牌的产品。

机油好与不好不单单在于油本身,还要看是否适合你的车,是否适合你的用车环境和习惯!

像我老婆那样的,原厂的矿物油都足够了;

要是我自己,我会继续用Amsoil的OE或XL,不太贵,但流畅度,“悦耳度”都有改善(我对噪音/音响较挑剔)。

里程较小,代步用途,无其他要求的,原厂合成油甚至矿物油或是同规格自购油已经足够;

跑的里程多,用的比较狠的,一款长效的合成油可能不错;

落场跑圈的,玩漂移的,经济允许的,对机械有深刻研究,有进阶玩车要求讲求质感讲求听感讲求洁净能力玩添加剂的,那就慢慢选好的。

忍不住点赞(20)

相关阅读

返回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