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为止,我的“少就是多”系列可以告一段落了。回到摄影的话题,谈谈我对摄影的理解。
建筑创作当中,如同音乐、戏剧和绘画一样,我觉得都有一种很容易走入的误区,叫做“匠气”。举一个很贴切的例子,张艺谋的《红高粱》里有个镜头,巩俐穿着一件红色棉袄,走在茂盛的玉米地里,万绿丛中一点红,从构图的角度说非常专业非常理想,所谓对比色如果面积相当为丑,面积差异大为美,这是美术的基本常识。我以前做过一个作业,一张人脸照片,复印了几十张黑白的,横平竖直地排列在一起,然后把一张彩色的,贴在当中合适的位置(比较简单的作法是找黄金分割点),标准的平面构成作业,轻易地拿到高分,这是按照学院派理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只不过书本上用色块,我用人脸。
(万绿丛中一点红:)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刻意把这些理论搬来,作为自己创作的手法,保险系数是很高,但是很容易充满“匠气”,看多了以后甚至觉得恶俗。顺便说,在网上找图片,突然觉得现在的素材都开始数码化了,看来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1和0了。
(平面构成:)
《红高粱》的那个镜头,典型的“匠气”。张艺谋运用构图和色彩理论非常熟练,说明他是一个成功的工匠,但要成为大师,需要升华。创新需要脑子而不是金钱,所以被商业包围的他,很难有朝一日得道为大师。这也是个规律,世界上很多大师,在有生之年很少被推崇,一直过着窘迫的日子,所以要创造,必须具备“下地狱”的勇气。
(张艺谋电影海报:色彩令人无语,只能看第一眼)
(可以多看几眼的电影海报:)
摄影爱好者看着自己的作品,会不会有“这是我画的”那样的感觉啊?我觉得很有可能,把相机当成笔,描绘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摄影就和艺术发生了某种联系,摄影爱好者也就有了“速成”艺术家的机会。
摄影理论没研究过,听说了很多,什么景深啊,曝光啊,很多人言之凿凿,什么样的光线,应该用什么速度和光圈,“跟书上的某某作品一模一样”。好象只要一切按照规范来干,一定是好作品,把一滴水拍得晶莹剔透,就算功德圆满了。因为摄影爱好者众多市场巨大,所以各类摄影丛书铺天盖地,无非是灌输这些东西,让大家都变成工匠。哈哈,让我联想到家庭装修,一定要在客厅里放一套沙发,对面是一台平板电视,背后还要做一片“背景墙”,挂着吊灯,地板光可鉴人,那就是好装修了。我现在走进别人家客厅,只要弄清楚电视机在哪里,那怕闭着眼睛也不会找不到座位。真的,为什么沙发一定要正对着电视机呢?甚至为什么客厅里一定要有电视机呢?也许大多数人觉得这都是脑残问题,可是,我们的住宅已经足够千篇一律了,难道还要呆在同样的房间?
(教科书般的客厅:)
所以,我还是愿意当一个怀疑论者,对于摄影的一切,都想先问别人个为什么,同时问自己的内心,我同意吗?既然拍了,就不要再按着书本去构图和调整,试着拍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吧,给自己留一点回忆和感慨,不要等走不动路了,灵魂再次升入天际回望自己的时候,发现原来一直在重复所谓的“经典”,后悔就来不及了。
其实在我的心里,始终把摄影和绘画想成一回事了,觉得摄影的目标是“创作”而不是“表现”,如果只是“真实再现”,那叫拍照而不是摄影。也许我不需要拍运动场、不需要拍花瓣上的水滴、不需要在水里扔块石头然后拍涟漪,我真正需要的是,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找到我的视角,因为那样才能远离“表现”。
用镜头创作很难,如果我画画,我会画我愿意看到的东西、能体会的东西和想表达的东西,除此之外都可以随意抛弃,但是摄影不同,它无法回避现实,这和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建筑再好,总不能飘在半空里。摄影会不会也是遗憾的艺术呢?我看也很有可能。
(GTI照片:)
(GTI效果图:强调了什么忽略了什么?不是同一款车,但也能看出端倪)
所以我理想的相机,最重要的一条是色彩还原要准确。如果调不出理想的色彩,要画布干什么?
第二,要真实表现视野。镜头就是眼睛,看到透视就可以,但不要深加工。
第三,画质要锐利。如果手里只有一支6B铅笔,谈不上理想的素描。
最后,我不会去干后期制作的事情。如同建筑一样,缺憾也是很美的。
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