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于:http://wildleopard.blog.163.com/blog/static/3025022010810101726814/
8月20日,瓦纳卡(Wanaka) —— 蒂阿瑙(Te Anau),多云转晴
在瓦纳卡的晚上,是新西兰十几天旅程中最不舒适的,首先是同屋的两位老外喜欢密闭门窗,导致空气很浑浊,另外就是呼噜声了。早上6点多,我偶尔醒来后,在长长短短的噪音中一直没能入眠(橙子居然依然睡得香香……),于是干脆起来打算再去湖边等待光线。
不过天公也不作美,早上一直阴云密布。我开车在瓦纳卡湖边兜了好久,也没找到有希望看到朝霞和太阳的取景点,只得悻悻地返程。回到Mountain View Backpacker(山景背包客旅店),同伴们也已经起床了。小吴老师用她曼妙的手艺所做的蛋炒饭,让我精神抖擞不少。
今天我们的首站目的地,是瓦纳卡边上的Puzzling World(迷幻世界)。这里充斥着我们见过的,或者未知的,或者知道但是没体验过的各式视觉和感官谜题,是一个很受小孩子和我们这群大孩子们喜欢的地方。
Puzzling World门口的斜塔,是让你显示“力大无穷”的道具。
入得园去,买的票就是盖在手背上的一个章,凭此可以在这里玩一整天。
进去后首先看到的是一些视觉小把戏。
随后是一个斜度大概15度的倾斜屋,里面上演着球向“上”滚,水往“上”流的“奇迹”。我们虽然明明知道这一切都是假象,但是走在这么一个地方依然真切地感到头晕目眩,仿佛一切是因为重力改变了方向,而不是屋子倾斜的关系。看来,人的主观感受真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还有古罗马时代的“厕所”,从后面的接缝可以看出,其实只是墙上的画而已,不过还是挺逼真的。
玩性大起的吴老师假装要去拿旁边那人的“清洁球”(其实就是古罗马的厕纸……),结果引来画中人围观……
在Puzzling World里占地最大的是一个迷宫,需要游客顺利到达标注着不同颜色的四个角楼后,再到达终点才算通过。起点的标志牌写着平均完成时长为半小时到一小时。
由于不属于“通过型”迷宫(只要求从入口走到出口),所以所谓的迷宫必杀技 - "左手法则"无法适用,我们也只好另辟蹊径。
最开始走了一些冤枉路后,就明白了这个迷宫的制造思路,归纳起来基本上就是“南辕北辙”,朝远离你目标角楼的方向走,才是到达那里的正道。同时,我开始发挥软件工程师的能力:在某些方向难判的节点,我站在节点处作为锚,同时大家开始多线程的广度优先搜索。这样两大法宝在手,再加上吴老师超强的第八感,攻克这个迷宫自然不是难事了。
由于最开始浪费了一些时间,我们最终到达终点的时间是35分钟,算是在平均水平的上沿,没能出类拔萃……
玩罢迷宫,我们回到最初的大厅,这里也有不少解谜的小玩具供游客们消遣,同时还可以锻炼一下脑细胞。
有中国的九连环的变种版。
这个不知道是啥,难道叫做“解绳套”?
橙子同学收罗了一堆玩的不亦乐乎。她身后是那递归算法的经典 —— 汉诺塔,终于看到实物了……
大厅里还有一些作困惑状的小朋友,这些游戏对他们来说确实有点太难了。
脑细胞锻炼得差不多了,我们开车上路驶向蒂阿瑙(Te Anau)。
今天是我们在新西兰的第七天,从时间上正好是旅途的中点,从位置上我们也将到达我们此行的最西南端,在蒂阿瑙玩过两天后,也将踏上回基督城的返程。想想轻松惬意的新西兰之行已经过半,不由得很是不舍,巴不得时间过慢一些再慢一些,可是又憧憬着接下来的无敌美景,希望早点一饱眼福,纠结的心情难以言表……
从瓦纳卡到蒂阿瑙,要过一些很陡的高山路段,我们也由此见到了此次新西兰之行唯一一次萧瑟的高山荒漠景象。焦黄的野草顽强地扎根在山坡上,近旁看不到一抹绿色,车窗外是刺骨的寒风和厚重的雾气,部分路面还有一些冰霜凝结。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开得小心谨慎,好在盘山向下没多久就阳光普照,四周景物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只见山景辽阔,目穷千里,用手中的相机怎么都表现不出如此博大的空间感,于是我就拍摄了多张,后期拼接成全景相机3 : 1画幅的上亿像素的超大照片。新西兰有个别名叫“长白云之乡”,看看下面这张照片你就明白为什么了。
看过广角的风光,再来看看长焦的。下图是上图右侧中部的远景,在300毫米的长焦镜头下山川秀丽,远处连绵起伏的住房也显示出大城市的气派(当然只是新西兰级别的),后来经过比对地图,知道照片里的就是新西兰南岛的第二大城市 —— 皇后镇(Queenstown)。那边是户外运动的天堂,名头远在瓦纳卡之上。我们在几天后也会到皇后镇欣赏美景,不过今天只是路过而已。
在离皇后镇不远的地方,有个小镇名“箭” —— 箭镇(Arrowtown)。这里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大片《魔戒》的拍摄点之一,第一部中精灵公主召唤洪水逼退黑暗骑士的一幕就拍摄于此。
可当我们步入这个历史近两百年的城镇,却感受不到魔幻的气息,只有那如画的风景和宁静惬意的氛围令人流连忘返。
箭镇优雅而悠闲的住房。
这条在箭河(Arrow River)旁边的步行道已经存在有一百五十多年了。不知道千钧一发之际的精灵公主,是不是于这条步道的某处,举起她手上的戒指,对着上天念念有词的。
在箭镇,橙子同学还发现了有一系列云很像凤凰(下方向右是头,向左是翅膀,上面是尾巴),确实挺神似。
中午路过皇后镇吃了顿午饭,并给车子加满了油。此外要提一下的是,皇后镇的油价比之前的几个地方还是要便宜不少的(1.78纽币每升),应该是大城市的关系吧。
皇后镇坐落之处瓦卡蒂珀湖(Lake Wakatipu)也是风光一流。
湖边的房车,在新西兰这边有很多人是开着房车四处旅游的,真是潇洒啊。
在路上,我突然想起此行还没有好好地拍摄过可爱的新西兰羊的特写照片,好在南岛哪里都不缺乏它们毛绒绒的身影,于是在路过某个羊农场的时候,我拿起相机下了车。
可还没靠近围栏,那群羊就像见了狼一般,集体转身逃开。等我站到围栏边上,它们都已经瑟缩到离我最远的角落了。不甘心的我想绕圈走向那个角落,羊群又开始了集体移动,总之永远和我保持最远的距离。
在这个“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旁边还一直有一个小家伙在紧盯着我的一举一动,尽心尽责地做着它的本职工作。
羊的特写照拍摄彻底失败,只好遥遥地用长焦拍了一张以雪山为背景的。
回到车上,大家已经笑得前仰后合,纷纷取笑我是牧羊犬下凡,专门赶羊的……不过玩笑归玩笑,大家还是帮我分析了一下可能的原因,或许是我穿的衣服颜色(橙红色)太醒目了吧。
之后的路上,我们没有遇到大群的羊,于是“羊的特写照”就记在了我的摄影任务簿上,等之后再完成吧。(怎么听上去像在玩PS3上的摄影游戏《非洲》啊……)
接近傍晚,我们到了蒂阿瑙。或许是刚从喧闹的瓦纳卡出来的缘故,我们甫一进城,就集体喜欢上了这个整洁宁静美丽的地方。
径直来到我们预定的YHA,前台的小伙很热情,问我们有没有想让他代为预定的活动。我们询问了当晚看萤火虫洞的可能,结果幸运地赶上了末班船的最后几个名额;另外,因为看到气象预报说第二天去米佛峡湾(Milford Sound)的路面会有冰冻状况,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决定不自己开车前往,而是预定了旅游巴士票。
蒂阿瑙的YHA是我们此行住的第一个YHA,结果让我们十分满意。客厅、厨房,以及房间都很宽敞整洁,与瓦纳卡的山景背包客旅馆天上地下。
此外,这里还有烧烤台。
和拥有大量碟片的影视间。
迫于参观萤火虫洞的时间,我们今天的晚饭是方便制作的面条,加满了各式食料后还是很好吃的。
晚上七点,游船把我们送向蒂阿瑙最著名的景点:萤火虫洞。
新西兰的萤火虫和我们小时候印象中乡村里会飞的萤火虫不是同一种东西,是澳洲特有的一种奇特生物。它们的幼虫在捕食的时候会分泌一种粘液,慢慢坠下来就像一串珍珠一样,同时自身发出绿色的荧光,以此来吸引猎物投网。
由于它们发出的光亮十分有限,所以只能栖身于黑暗的洞穴中,这些迷人洞穴就坐落于蒂阿瑙湖的西岸。导游驾驶着小船,带我们进入这个漆黑宁静的神奇世界,从一开始的伸手不见五指,慢慢的青绿色光点开始闪烁,随后数以百计的小小萤火虫展现在眼前,发出点点微光,闪闪烁烁,犹如地底的星空一般,无比的浪漫,也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洞内完全禁止拍照和发出任何声响,所以我很遗憾地没有一张洞内的照片,只好放点网上找来的了(其实真实中看不到那些下垂的细线,也没有那么亮,不过偏绿的颜色和星星点点的感觉是差不多的)。
提醒一下,蒂阿瑙的萤火虫洞一年四季都能参观,而且是一次非常值得一看的浪漫之旅,相当推荐。不过,如果不想被残酷的现实恶心到,建议不要看洞穴参观结束后的DVD播放,保持一份脱离现实的浪漫和你的另一半弥久珍藏、慢慢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