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偷欢又何妨——新CX-5约驾一周报告
序
“车窗外恋人相拥
还在难舍难离
汽笛声突然响起
那姑娘满眼焦急
……
她终于上了列车
却一直望向窗外”
那几日,《车站》在我的手机中单曲循环。直到此刻——2015年9月17日中午11点,直到我驶进广州国际采购中心(新车评办公楼)的停车场,李健的歌声触痛了我——不知是甜蜜的伤感还是无奈,更不知是没车开的无奈还是与她离别的伤感。我强抑失落,把感应钥匙交给有钱MM,黯然道:“油加满了,车洗过了,你检查下吧。”
我租过十多次车(因为我没车),每次还车时都有些失落。但唯独这次还车,我的感觉如此强烈,就像与恋人道别一般。
…….
这个故事要从一周前说起。上周三,我接到了一通来电。
“你好,我是新车评网编辑部的尤倩........。”
过程省略。
“周五过来取车”。
就这样,我有幸获得了2015款长安马自达CX-5的“约驾”资格,成为她的“临时车主”,而此文就是回馈“约驾”的稿子。既然都跑题这么久了,我不妨再花点时间介绍自己,我的父亲当过国企的司机班班长,开过汽修厂,所以诸如捷达、普桑、奥迪100、丰田的士头(Hilux)、佳美、五代雅阁、丰田海狮、巴宁面包、广州标致505、大霸王子弹头、虎头奔S600等90年代的街车,我大都坐过甚至开过,所以我接触汽车的机会比大部分90后都多。受父亲影响,我热爱汽车,热爱卡丁车和赛车游戏,现在是一年级研究生,生活在广州大学城,日常代步工具是电摩,专业是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方向是电动汽车,本科学习热能与动力工程,对汽车构造、内燃机和驾驶技术有一定了解。
因此,自2012年领证以来,我不放过任何开车的机会——开朋友车、租车自驾、4S试驾、饭局代驾等,至今我已开过四十余款(六七十辆)车,这距YYP的“300款标准线”还很远,所以我的评论说不上客观,只能叫“主观车评”。我只能结合个人的好恶和有限的经验知识来谈谈CX-5这款极其特别的紧凑级SUV。
悦
说起马自达,关键词必有“驾驶乐趣”。那驾驶乐趣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驾驶乐趣不是用参数和配置来衡量的,更不依赖于速度本身。驾驶乐趣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一辆车带给驾驶者的快乐和满足感,这种感觉就是驾驶乐趣(广义的讲,把车开得平稳且省油也是一种乐趣)。我认为驾驶乐趣有三个层次:初阶,车本身缺乏乐趣,只能依靠速度和危险来制造单纯的刺激感,并不是真正的驾驶乐趣;中阶,车的极限很高,但日常开索然无味,甚至于恼人,惟有把车逼近极限才能感受到刺激和乐趣,且通常刺激多于乐趣;高阶,极限不算高,日常开很顺手,但转几个弯就让你回味无穷。
举两个不严谨的例子,我有一位喜欢赛车的朋友,座驾是哈佛H5,他喜欢在公路上开快车,结果是罚单和刮蹭无数,此乃初阶,事故往往由此而生。我常玩F1模拟器,方程式赛车的极限相对较高,开慢了索然无味,逼到极限才能体验到乐趣。再打个比方,饭堂的炖汤通常不足“料”,只能用味精提味;而妈妈的靓汤下“料”很足,不用味精也很鲜。汤的味道代表驾趣,味精就是速度。
CX-5恰恰是第三种,速度不用快,随便转几个弯就让人心动,绝对是“不下味精的靓汤”,越开越喜欢,“悦”字可以代表她带给我的感受。我不禁遐想,难道马自达是在赛道上研发这款车的?这样的想法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她的欲望。我经常开不同的车,最常开的是老凯越1.8 4AT、速派2.0T 6DSG、卡罗拉1.8 CVT、标致207 1.4 MT,尽管我对它们非常了解,但是每次切换我都要花几分钟适应它们的油门、刹车、转向等。
但CX-5给人的感觉就非常自然,上手很快,因为她的油门、刹车和转向都设定得恰到好处。这“恰到好处”不是敷衍话,到底什么样的感受配得上这一评价呢,且听我细说。
动力部分
马自达这套“2.5自吸+6AT”的动力总成算是自吸阵营里的排头兵,尽管不如“涡轮+双离合”般澎湃和有爆发力,它胜在平顺性和线性(为何我这么强调平顺性,因为我生活在广深!),低速时不会有拖挡和顿挫的感觉,跑起来后动力随转速线性递增,配合聪明的6AT,超车也是随心所欲。打个比方,这套“创始蓝天”像旋转式水龙头,拧多少有多少;“黄金组合”像按压式水龙头,很难摸透它什么时候喷,什么时候泄,总的来说缺乏精致感。而这套聪明的6AT就是替驾驶者拧动“水龙头”的手,高速巡航时,我通过控制油门的深浅变化,变速箱就会迅速地降1挡、2挡,乃至降3挡,转速则从2000转左右分别跳到2500、3000、4000转。
只要你的右脚足够细腻,你通过油门就能很好地控制这套动力总成,根本不需要手动模式。另外,CX-5“恰到好处”地选用了“风琴式油门”(地板式油门),你可以把整只脚掌贴到油门上,细腻地调整油门的深浅,“玩弄”她于股掌之间。动力方面,低于2500转时,CX-5的动力偏弱,过于平淡;2500-4000转时,她还留有一丝矜持;4000-4500转时,她变得十分欢脱,瞬间完成超车;那再往上呢,红线不是6200转吗?抱歉,我没有再试了,一方面这辆车还没做首保,另一方面,我根本不想试了,因为4000转的表现已足够讨好。
操控部分
其实,动力方面的“悦”只能算饭前例汤,CX-5的操控才是主菜!
我很喜欢CX-5的转向和悬挂,她不同于大多数家用车。现在很多品牌都在强调运动性,但马自达依然是最有趣的品牌之一。敢问,25万以内,还有更富驾驶乐趣的SUV吗?她的转向颇为敏感,初段就很灵敏。我开过一辆94年的S600(W144),转向旷量相当大,在正负10°以内摆动,车都还能走直线,而你要敢在CX-5上来回摆10°,后车一定当你是神经病。
这样的设定是利弊相随的,好的方面是方向盘的反应更快、转向更线性,带来的缺点是直线行驶时更费神,一走神就能把全车人惊醒。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灵敏的设定,因为这样更容易控制车辆。具体而言,广州有很多变态的辅道和匝道,下图就是一例(官洲隧道转南沙港快速路的匝道),它的曲率是前缓后急的,根本不符合常理。不熟悉路况的车主往往前段过快,后段又不得不急减速急打方向,颇为危险。这时,较大转向旷量会让车子在初段反应迟缓,中段突然变急,感觉很别扭,不容易控制。在CX-5这样的车上就没有这个问题。
悬挂方面,据说2015款长安马自达CX-5对减震器进行了专门的优化,以提高舒适性。但老实说,头两天她还是让我觉得有些硬。
约驾期间我回了趟老家,广州-梅州,400km,主要经过广河高速(限120)、粤赣高速(限100)、梅河高速(80-100交替)。时速保持在80-100公里时,CX-5的表现还算平稳;上到120公里,她就会随着路面的起伏而颠簸不止。路过坑洼路面时,悬挂的反应也比较直接。横向对比,乘坐舒适性是差了些。
约驾第二天,我和父亲两人开车进山摘农家菜,开始父亲坐在副驾。不出所料,父亲抱怨CX-5不够舒服,避震太“硬”了(他开惯凯越)。出山的时候,路过一个小坡,我决定下车拍照。拍照期间,一不留神,父亲直接从副驾爬到了主驾,帮我挪车凹造型,后半段自然就交给父亲开了。这时,有趣事发生了——父亲说:“这车开起来又没这么颠哦,开车比坐车舒服。”他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经过一晚的思考和半天的体验,我好像发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一,驾驶席的待遇比其他四个座位高很多,CX-5的后排靠背较直,座椅本身的舒适性也一般,包裹性和承托性相对较差的后排让乘客对颠簸更敏感。同理,副驾驶没有腰托,不能调节坐垫高度和角度,填充物还比主驾硬一点。所以,经过优化的主驾座椅(2015升级列表里有这项)确实比其他座位舒适。第二,驾驶员握着方向盘,相当于多两个“扶手”,而且驾驶员要集中注意力开车,所以对颠簸就没那么敏感了。
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习以为常,经过两天的体验,我适应CX-5的颠簸和弹跳,她不再恼人,我开始逐渐被她的魅力所吸引。每次转弯,车身和方向盘的动作几乎保持同步,车头非常灵活。更重要的是,她跟上了我的思想,车身仿佛成为了肉身的一部分,大脑可以直接通神经来指挥车辆的动态。过弯的速度稍快一些,侧倾就微微加大一些,但依然感觉扎实。经过路面的起伏时,CX-5会随着起伏而跳动,这种跳动是干脆利索的,绝没有多余的震动,给人的感觉就是底盘吸在地上,稳稳当当,信心十足,乐趣也十足!感官上, CX-5是我开过的车中除卡丁车外操控性最好的。(没开过豪车)
Make Sense
YYP在评测五代奥德赛是用了“Make Sense”这一词组,今日我斗胆引用之。因为在体验这辆顶配CX-5的各项配置时,我找到了相同的感受。其实和同级的顶配车相比,顶配CX-5的配置并无亮点,只能算不掉队。但她给了我相当的惊喜,因为她的配置不仅做到了“有”,更做到了“好用”,一言蔽之:她真的懂我!接下来我解读几个我喜欢的配置。
1)电子手刹 & i-stop(自动启停)
i-stop是“创驰蓝天”技术的一部分,马自达专门为自动启停配备了一个电容,它的作用是在刹车时回收部分能量,从而提高充电效率,延长“憋气”时间。试驾这几日,广州的气温在25°C上下,熄火时间大都能覆盖一个灯时,有一定的节油功效。
除熄火时间外,i-stop的使用逻辑也很有意思。车辆停稳后,轻踩刹车时发动机不会熄火,熄火的方式有两种:1.重踩刹车;2.挂N档,拉电子手刹,此时可松开刹车。熄火后,若挡杆仍挂在D档,则松刹车就点火;若将挡杆已拨至N挡,则挂D挡就点火。
这一套使用逻辑能让驾驶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熄火,堵车、前后挪车或短暂停车时,轻踩刹车就能避免发动机频繁启停;等较短的红灯时,重踩刹车发动机就熄火,免去了操作挡杆和手刹的麻烦;等较长的红灯时,挂N挡拉手刹发动机就熄火,避免持续踩刹车的麻烦。
另外,正常情况下,轻点油门电子手刹就会松掉,但如果驾驶员或副驾驶员不系安全带,电子手刹就不会自动松掉,只能手动解除。我不由得为设置这一功能的工程师点32个赞!这是第一个“Make Sense”。
2)并线辅助
在约驾这一周中,CX-5的并线辅助没出现过失误,只要盲区内有汽车、摩托,乃至自行车经过,后视镜上就会亮起黄色警示灯。黄灯闪烁代表还有一定余量,打转向灯会发出“嘀嘀嘀”的三下提示音,此时并线不一定会发生碰撞,但是有安全隐患,并且会影响后车。黄灯长亮代表已无余量,打转向灯会发出“滴~~”的长鸣音,此时千万不能并线。这样的设定在不禁摩的三线城市非常实用。这是第二个“Make Sense”。
本来打算写5个“Make Sense”,但此时已是周一的凌晨一点,况且字数已破4000,我真是太罗嗦了。其实她还有很多亮点,诸如点火时的排气声、悦联系统、内饰的改进、漂亮的混动红、较低的油耗等,这些内容,留待他人细说吧。
本质上,汽车是工具——满足人们从A点到B点的通行需求,而CX-5是一辆能让你在A点摩拳擦掌,在B点傻笑着(此处请脑补YYP的淫笑)下车的“工具”。旁人未必能理解马自达带给驾驶者的“悦”,但独自偷欢又何妨。这“东方宝马”,嘿,确实有意思!
笔者注:全文我都用“她”而非“它”来指代长安马自达CX-5,因为我是真的喜欢她。一周的相处,让我爱上了马自达这个注重驾驶乐趣的品牌。因此,我又去Ming哥的卡丁车场跑了两转解瘾,这一次我进步了两秒——终于跑进了36秒,因为她教会了我如何克制,如何体验“慢入快出”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