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朗GT环中国路试【用车】四人同行大不同
在黑龙江北部的这段时间,有两位来自蜂鸟网的摄影师加入我们,与我们一道做些拍摄工作。在我们的环中国行程中,极少有四人同行的状态,已经可以预见,四人同行的旅途会有很多的不同。
储物空间倍受考验
我们四人在哈尔滨会合,两位来自蜂鸟网的同伴,除了带有厚重衣物以外,他们都各自带来了以三脚架为首的大量摄影器材。
【四人会合,第一件事是花时间重新整理英朗GT的尾厢】
为了更加顺利走完中国北极行程,我们自己的装备就已经本着宁滥勿缺的原则,随车物品规模达到了路试全程的最高级别。英朗GT的储物空间原本就已经被我们霸占得差不多了,此时要腾出地方来安放另两位同伴的行李物品,难度不小。
【终于把四个几乎同样大小的行李箱都装进去了,还能塞进一些背包、雨伞、】
我们两人的两箱厚重衣物、设备、摄影器材,外加这两位外援所携带的两大箱行李,都对英朗GT的尾厢发起了挑战。算下来,英朗GT要容纳我们四个人外加四个行李箱、两个三脚架、四个人的背包,以及其他一些旅行用工具(打气机、雨伞、药箱等)。
好在英朗GT的尾厢比较规整,重新安排一番,可以放入四个行李箱,其余的空间还能放入脚架、旅行用工具部分背包。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英朗GT的尾厢开合机构是钢丝弹簧,不像液压挺杆那样省空间,但也算没给我们添麻烦。
【英朗前排座椅储物袋挺争气,两人的单反放在这里,随时都可以取用,还不占空间】
有三个摄影包尾厢实在放不下,所以就只能委屈后排的两位,来一次“人货混装”。我们四人就这样一路向北出发了。
【我们四人相当于摄影发烧驴友出行,英朗GT的储物和载人空间几乎被完全榨取】
满载对动力的影响
四个人加上一整个尾箱的行李,估算下来至少有300公斤,对于1.4吨的英朗GT而言,增加了不少的负重,理论上会对动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主要在市区起步时,转速2500rpm以下时最为明显。这款1.6T发动机的头段输出,力道更加接近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市区温柔驾驶,能明显感觉到车子沉重了一些。不过,高速上这种影响相对没那么明显,时速120km/h时对应的发动机转速为2500转,正处于这款涡轮增压发动机“进入状态”的时候。当涡轮全力工作时,应对满载情况下的加速仍然是绰绰有余。当然,如果真的要测试满载时的加速测试,结果肯定不如载一人来得漂亮,但是日常高速公路行车,加速、超车仍然有很大的动力余量。
满载的乘坐感受
乘坐感受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车内座椅的舒适度,另一个是底盘滤震。
由于我们这次在车厢内放了各种物品,连后风挡玻璃下面、前排扶手箱上方都没有放过,坐在车厢里特别是后排,被摄影包等物品包围着。后排的两位乘员的乘坐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不被挤占已是万幸,事实上,他们正常的乘坐空间确实得到了保证,没有“缩着腿、侧着身”,保持正常的坐姿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大兴安岭地区超多的铁道口,就是一个个很大的颠簸考验】
英朗GT的底盘调校偏运动,滤震相对直接,但车载四人外加满车行李后,坐在车里感受的震动缓和了些。我们这一程,行经各种恶劣的路况,特别是过铁轨时原本存在轻微的弹跳现象,这时不会再出现,车内更安定。当然满载也一定会有副作用,比如我们走那段极度坑洼烂路,如果是车载两人行走的话,相信托底现象会有所减少。
四人同行更像旅行
我们的环中国路试行程,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两人行走,从安全角度和工作配合角度,已经完全足够。四个人携带大量行李物品长途出行的话,对英朗GT来说,刚刚好榨取完了它的所有车内空间,乘坐自然但看上去略显拥挤。不过这也为我们试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满载状态下长途出行,一定是厂家在产品研发时必须认真面对和考虑的,这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尤其重要。以一部A级三厢轿车来说,英朗GT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
难得的四人同行机会,还带来了更多心情上的不同。大家来自南北不同地方,专注的爱好既有相同还有更多的不同,聊开的话题更加丰富,至少每顿饭都吃得更热闹,车厢里安静的时间也更少。遇上烂路时,大家通力协作去解决问题。慢慢地,四人同行让我们更容易忘掉这是工作,而更像旅行——像四个爱好摄影的驴友在路上。
邓宣
2012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