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一汽大众华南基地:一分钟一辆,一条线六款,服不服?

2017-10-17
XCP陈函

又访一汽大众佛山工厂 变化主要在看不见的地方

最近我又去了一次一汽-大众华南基地,相信大家对这个工厂已经比较熟悉了,它的曝光率远远超过了国内其他任何一个汽车工厂,每年都有大批的媒体受邀到这参观报道。一汽-大众这种做法也很好理解,尽管华南基地已经建成5年了,但它仍然是全球一流水平的工厂,所以每次有一汽-大众华南基地生产的新车上市,我们都有机会再了解一遍这个“全球第一个完全满足MQB平台生产需求的工厂”、“大众集团最先进的工厂”。11月4日中期改款的高尔夫即将上市,所以我又来到了这个熟悉的地方。

其实从2012年建成以来,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只是在15年年初进行过一次长达一个月的设备改造,以满足高尔夫嘉旅的生产,期间并没有增加什么大型设备或引入新的生产技术,所以我们每次过来看到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的硬件,基本都是相同的。关于这个工厂硬件有多牛,使用的设备有多先进之类的介绍,之前我们网站上已经有文章和视频介绍过了,我就不再重复了。今天主要跟大家聊一聊最近一年华南基地看不见的地方的变化。

又访一汽大众佛山工厂 变化主要在看不见的地方

第一个变化的关键词是“10+10”。今年,一汽-大众华南基地总装车间的生产班次由原来的8+8+6.5三班生产(每班休息半小时吃饭),变成了10+10,而日产量维持1200台不变,年产能维持30万台。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知道,在总装线上平均每一分钟就能生产一台车。原来22.5个小时才能干完的活,现在20个小时就完成了,并且还准备抽调出一个班的生产人员到佛山二期工厂,在国内,可能也就只有一汽-大众敢做出这样大胆的调整。

如果你看过之前的参观文章,你可能会发现,原来说的生产节拍也是60s,甚至有的报道还说是52s,现在怎么还是60s?这是因为原来生产的车型比较少,生产节拍比较容易降低,而现在在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高尔夫、GTI、R-Line、嘉旅、奥迪A3两厢、三厢6款车型,随便哪个车型出问题都会导致生产线停台,节拍自然不好降低。并且这条生产线还要负责新产品的小批量试生产,也会拖慢生产节拍,所以在不断增加生产线产品的前提下还能维持原有的生产节拍,已经是效率提升的体现。总装车间原来的生产时间是有富余的,为异常停台和新产品调试预留了时间,现在直接将预留时间全部砍掉,这就要求生产线必须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又访一汽大众佛山工厂 变化主要在看不见的地方

总装线想要提升生产效率,可不是调快流水线速度那么简单,不仅要做好整车生产4大工艺之间的衔接,还要不断平衡和优化各产品各生产工序之间的节拍,这背后固然少不了3条舒勒的自动化冲压线、800台焊接机器人、德国杜尔的涂装线、高度柔性化的总装线这些牛X硬件的功劳,但也不可否认生产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零部件的物流方面,华南基地总装车间主要采用两种管理模式,JIT准时化供货和超市看板供货,其中准时化供货顾名思义就是当需要装车的时候才供货,只能提前3小时接收到订单,这些零件都是对应整车所需配置一对一进行生产的,并且大部分都是座椅、保险杠这些大件,无法建立大批量库存,总装线改变生产班次、提升生产效率就要求这些厂家也必须相应作出改变。提前进行产能审核和巨额停台罚款是一汽-大众常用的确保配套厂家产能满足需求的管理办法,除此以外大众还有一整套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作为支撑,这些都是这次提效背后的管理力量。

当然对于生产线的工人来说,从三班倒变成两班倒意味着劳动强度更大了,所以当你再看到什么一汽-大众发25个月年终奖的时候,真的不用太羡慕,就算是真的有那么多,人家也是应得的。

又访一汽大众佛山工厂 变化主要在看不见的地方

第二个变化的关键词是“1.3工厂”。在别人都在提工业4.0的时候,大众却特立独行地搞出了个1.3工厂,意思就是该工厂生产的所有批量车型奥迪特(AUDIT)质量等级达到1.3等级。奥迪特我们都比较熟悉了,是一种汽车的评价体系,现在很多厂家都用奥迪特来评价整车和零部件的质量,用样本反应批量产品的状态。

奥迪特会将抽检的整车或零部件的缺陷分为A、B、C三个等级,A类项指的是有安全、抛锚风险,导致整车不能销售的缺陷,根据严重等级不同还细分为A1和A类项,A1项表示更为严重;B类项指的是明显超出标准、会引起普通客户强烈抱怨的缺陷,比如一眼可见的大坑包,同样细分为B1和B类项;C类项则是指普通人用户一般不会在意、挑剔的客户才会抱怨的缺陷,比如间隙不均、漆面细微的颗粒,也是细分为C1和C类项。

要达到1.3的质量等级,要求抽检的整车不能有A、B类项,最多只能有11个C1项。听起来好像11个还是挺多,但如果你考虑到一辆车是由一万多个零件组合而成的,仅有11个细微缺陷,简直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质量状态。当然这只是大众的目标,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汽车工厂能够达到这样的质量状态。

又访一汽大众佛山工厂 变化主要在看不见的地方

每次去大众工厂参观,厂家总会安排我们体验奥迪特环节、安排奥迪特评审员给我们讲课,这次接待我们的还是“河源林志炫”,大众对奥迪特评审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一汽-大众的奥迪特评审员有多厉害,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在奥迪A3还没量产的时候,一汽-大众拿来了一台进口的奥迪A3让评审员作为标准参考,结果评审员在车上标出了好几个外观B类项,完全不顾德方厂长的脸面。这些评审员只会过严,而不会过松,因为挑毛病就是他们的职业。

不过奥迪特也不是万能的,它主要还是进行新车的静态评价,对于材料的老化和抗腐蚀性,一汽-大众还有专门的材料实验室进行监控。对于消费者关心的车内空气问题也有气味实验室进行测量,不过实验人员也坦言虽然样本可以一定程度地反应批量产品的状态,但还是无法完全避免个体出现偏差或者个别供应商的欺诈行为。

在我看来,一汽-大众对质量标准的进一步提高,甚至提出建设“1.3工厂”这样的目标,有利于维护其行业内奥迪特质量标杆的形象。但奥迪特质量和实际使用质量之间还是存在差别的,大众在关注缝隙是否均匀、漆面有没有脏点的同时,消费者关心的一些实际使用中的质量问题也需要尽快予以解决。


这次参观要讲的就这些。在现在的工厂的旁边,二期工厂也已经基本完工,相信很快我又会回到这里,揭开一座全新工厂神秘的面纱。

0
推荐内容
#活动点评 0
#活动点评 0
#活动点评 0
#活动点评 0
#活动点评 0
#活动点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