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长测“另类”总结:汉兰达的缺点
有网友在汉兰达长测里留言里说,没见过我们讲汉兰达的缺点。其实我们当然讲过,但为了让大家更清楚,下面我们尽可能一个不漏地把汉兰达的缺点数出来——
一, 内饰用料不够高级。我们长测这台3.5至尊版可是40多万的车,但它的仪表台、门壁板等处用的都是普通硬塑料,大概就是凯美瑞的档次,和20多万的车无异。当然,我们知道汉兰达全车系的内饰用料是一样的,如果你买的是20多万的版本,这样的内饰档次就可以接受了;
二, 第三排座椅的坐垫较低,腿部空间不算充裕,成年人坐第三排,舒适感明显不如奥德赛这样的纯种MPV;
三, 悬挂构造不算高级,走烂路时底盘的声音、动作都不够漂亮,底盘给人的厚实感不强;
四, 车漆比较薄,几次小越野下来,树枝都可以在车身上留下轻微划痕,要抛光才能修复;
五, 高速开起来还是能感觉到车身大,风阻高,过弯容易侧倾,不能完全像开轿车一样去开它;
六, 比越野能力,它不如传统的硬派越野车;比过弯激烈操控,它也不如一流的公路型SUV(如宝马X5)和小一号的城市型SUV(如RAV4);
七, 四驱系统没有电子差速锁,无法避免对角线车轮打滑情况,这方面输给自家更小一号的RAV4(RAV4的四驱可以通过电子系统做到差速防滑);
八, 音响音质不算高级;外后视镜无电动折叠;倒车只有视频没有声音提示;天窗面积较小,不是全景天窗;没有丰田最新的G-book功能……
以上就是我们发掘到的汉兰达的缺点。如果有汉兰达的用户们还有其它发现,欢迎与我们分享。
说完缺点,我想扯远一点,说一个关于“定位”的问题,和一个“定位达成度”的问题。
所谓“定位”,就是这部车的设计目标。有人批评汉兰达越野性能不够好,拿它跟普拉多比,实际上这是歪曲了它的定位。记得大约2004年,我去参加丰田普拉多的试驾活动,当时我问了来自丰田厂方的普拉多开发负责人一个问题:普拉多的主要对手——如三菱帕杰罗和路虎发现3,都“与时俱进”地用了轿车化的承载式底盘和四轮独立悬挂,这应该是一个潮流,为什么普拉多还那么“守旧”地沿用大梁式底盘、非独立后悬挂?
记得我提这个问题时心里还有点洋洋得意,心想这不“将了你丰田一军”?但是当时丰田工程师的回答让我很意外,印象很深刻。他说,丰田是一家有充足研发资源的车厂,面对市场的变化,别的厂家也许要对产品的研发方向做些取舍和抉择,但丰田的做法是不要取舍,面对新出现的方向,他们的做法是另外开发新的车型去满足,这样就可以不丢失任何类型的客户。当时,面对SUV兴起“公路化”的潮流,丰田并没有让普拉多放弃传统硬派越野车的方向,而是另外开发出汉兰达——第一代汉兰达于2001年推出时,它是世界首款完全以轿车为基础的中型SUV。
如今看来,丰田当时的决策是非常厉害的,普拉多守住了一批忠实于越野的用户,汉兰达则开辟了一批城市实用派用户。反观当初作出妥协的三菱帕杰罗,如今落得一个“两头不靠岸”的境地,两个领域的成就都不及丰田上述的两款车。
上面这个故事,要说的就是“定位”问题。汉兰达的定位就是一部完全针对公路型用户的中型SUV,在它之上,丰田有普拉多;在它之下,丰田有RAV4。讨论汉兰达的定位,不能够独立只看它本身,要看丰田的全系SUV布局。汉兰达的设计目的,就是拥有中型(在中国属于中大型)尺寸、满足日常用车功能(包括乘坐较多的人、装载较多的物品、各种便利的车厢功能)、提供理想的公路行驶表现(操控轻松、动力性能好而且油耗不太高)。在硬派越野性能方面,汉兰达无须攀比普拉多;在操控和灵活性方面,汉兰达也不用去靠拢RAV4。汉兰达的设计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了解这个目的(即定位)后,我们就可以再来谈论“定位达成度”。在我看来,汉兰达的定位达成度是非常高的,我会给它95分以上的高分,因为它确实完成了上述我概括的那些设计目标。至于坊间对汉兰达的批评,大多其实并不在它的设计目标之内,也就是偏离或者歪曲了其定位的批评。比如有人以汉兰达的越野能力不足以应付进西藏而抨击它,但事实是“能进西藏”并不是汉兰达的定位,那是普拉多的定位。
【不如赛车能跑,不如拖拉机能爬,这是事实,但这算缺点么?】
【这样一个能给人安逸和便利的空间,看上去不复杂,但很多车都做不到】
【有些车就是拿来“用”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对汉兰达评价近乎满分。】
颜宇鹏
201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