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TEANA和Altima,天籁的魂魄到底在哪里?

新车评网 显示图片


在2008年的北京车展上,我们终于迎来了TEANA的全新换代,这款车架代号J32的全新车型采用日产新一代前驱中级车平台D平台(第四代Altima于2006年曾率先采用该平台)。新车在外观设计上加入了很多年轻化元素,例如三角形的大灯设计配合上尺寸更大的前格栅,使得整车前脸更加富有活力,同时雾灯和尾灯的造型也经过了重新设计。

在内饰上,第二代TEANA相比较上代车型明显要更加的精致,大量的皮质材料包裹和随处可见的木质装饰,使其车厢内的质感和观感更加具有亲和力,温馨的车厢氛围也再次加深了TEANA居家型中型车的形象。

新TEANA搭载了四款不同的动力总成,其中VQ系列有2.5L VQ25DE V6(功率136kW,扭矩232N.m)和3.5L VQ35DEV6(功率185kW,扭矩335N.m)两款发动机,直列四缸结构的有2.5L QR25DE I4(功率136kW,扭矩232N,m)和2.0L MR20DE I4(功率100kW,扭矩190N.m)两款动力。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直列四缸的两款动力中,2.5L版本只是在日本本土车型中提供,而2.0L版本则只在中国车型中提供。

总体来讲,第二代TEANA的变化幅度并不大,只能称得上在保留上代车型优点的同时,再将其优化升级了,其实这样做对于日产自己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在其初代TEANA强有力的开辟了中型车市场中“居家稳重”的形象之后,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没必要去急于寻求新的设计方向,保稳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而最后其热销的市场反应也证明了日产的做法是正确的。

第二代TEANA在中国

国产版的二代天籁在整体产品规格上,其实是和海外版没有什么差异,作为在国内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的车型,国产版和海外版如果有太多的差异,估计咱消费者也不会接受。这代天籁在国内影响最大的其实不是其普通款车型,而是天籁·公爵版本,自打2008年东风日产推出这款命名很有“韵味”的天籁·公爵版本开始,国内的很多车迷们便深信不疑的认为它就是公爵的复活版,然而事实上天籁·公爵版只是一款配置更加丰富的“高配”车型,至于日产官方是否有缅怀公爵的心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新推出的天籁·公爵版最有深意的地方是将已经停产公爵车型身上的“VIP、V6”等标志复刻,并且装在了天籁·公爵部分车型上,除此之外,新车在前格栅大灯细节上也进行了一些微调。使其变得更加动感、富有张力。

第二代的天籁无论是在时间节点上或是产品特性和实力上,都恰逢其时的掌握住了最关键的核心,它凭借着当时大家对于中型车的认同度以及自己主打舒适的产品特性,牢牢抓住了市场里的消费群体,而改款后其月销量由七千水平线逐渐攀升至一万五水平线的变化,也证实了这代天籁在市场上的确非常成功。此外,日产还利用大家对“公爵”的高端品牌印象,使得这一代的天籁不仅是居家实用的代表,在品牌形象上也拔高了不少,这也验证了当时很多人将其当做商务车使用的现象。

根据天籁的5年换代节奏,我们毫不意外的在2013年见到了第三代天籁,然而和前两代不同的是,这一代的天籁似乎由内而外都是“陌生”的,其实也很好理解,从车型基因上讲,由J31延续下来的车架代号到了第三代却改成了和海外第五代Altima一样的L33。除此之外,这一代天籁的设计元素几乎都是复制早一年在海外纽约车展发布的Altima车型,可以这样说,第三代的天籁实际就是披着TEANA外衣的Altima。

说完它的基因,我们来了解下这代车型的改变之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这一代的天籁将搭载V6发动机的车型全部取消掉,并且只留下2.0L以及新引进2.5L直列四缸两个动力版本。其实日产之所以选择在动力系统上做出如此激进的举措,无非就是成本和排放的原因,之前VQ系列的V6发动机在成本上始终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换上L4发动机之后,不仅在排放上具有优势,而且在面对其他迈腾、凯美瑞、雅阁等竞争对手时,在价格上也可获得不少售价让利空间。

当然,除了动力系统的改变之外,这一代天籁的外观设计也是非常激进的,和二代天籁保守的设计思路不同在于,这一代天籁的外观设计更像是延续了四代Altima和二代天籁的设计元素,其整体轮廓上看起来像是第四代Altima,而在一些小的细节设计,比如C柱的样式上则更像第二代的天籁。可以看出来,日产官方对于这一代的天籁是完全由内而外的向Altima靠拢的,这也正好验证了当时他们精简中型车产品线的经营策略。

相比较于年轻的外观设计,这一代天籁的内饰则还是保留住了居家质朴的设计风格,新的三幅方向盘虽然不再是老气,但也绝对称不上激情运动,此外中控屏幕周围规整排列的实体按键和随处可见的木色饰条,也在彰显着它还是曾经的那位“居家暖男”。

自打第三代天籁上市以来,它的市场表现事实上并没有前代车型辉煌,这其中有众多的内外原因,比如同级别其他车型的挤压、外形设计过于激进、为压低价格的减配等等。此后,采用日产最新V-motion家族语言的中期改款,更与中庸大气的路线越来越远,这也让它的传统消费者一时难以接受。这位曾经都已经上探到豪华品牌边界的中级车悍将,在这一代的生命周期里,遇到了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的挑战。

虽然最新的“天籁”目前还没有上市,但是其2.0T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却早早的让这款车热门到人尽皆知,除了2.0L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本身就非常具有议论点(同期雅阁,凯美瑞均没有此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之外,其被爆出百公里6.4S加速的成绩更是赚足了车迷们的眼球。尽管我们知道2.0T版本的最终价格不会太便宜,但在如今国内如此严苛排放的市场环境下,日产能将2.0T版本如约引进,本身便是一件非常“厚道”的事情。

如果说上代中期改款后的天籁是强行走年轻运动路线,那么这代的Altima则是全身都散发着年轻的气息,除去2.0T强悍的动力之外,直白有力的车身线条和更加凌厉的大灯设计也为其增添了不少的运动感。可以这么理解,这代的Altima是正儿八经的想走运动年轻形象路线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就像新凯美瑞和新雅阁那样,这种运动化取向也仅限于外在形象而已,真正涉及到运动相关的操控、底盘等设计,那还是以首先照顾舒适性为前提,毕竟,这才是大多数消费者的刚需。

关于这代的Altima的实际驾乘体验,其实已经有相当多的资料可以查询,因此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感兴趣的网友可以重温阿庆的首试《东风日产天籁ALTIMA赛道首试:更强的力不等于更蛮的力》 (手机版),而此时我们能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它的最终售价,如果此前天籁高性价的优秀品质能够在新车上得以传承,那么离它再度火爆市场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