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相关人员透露,鉴于一直都不希望看到现有的股权被稀释,戴姆勒断然拒绝了吉利持股5%的请求。按照市场价格计算,5%的股份相当于45亿美元。
据悉,两家车企在吉利的邀请下最近几周在北京进行了会晤。吉利表示如果戴姆勒增发新股的情况下,集团希望能够持有3%至5%的股份。戴姆勒断然拒绝了吉利的请求,但表示欢迎在公开市场进行股票购买。目前还尚不清楚吉利是否对这一提议有兴趣。
相关知晓吉利想法的人员表示,吉利与戴姆勒建立联合的计划包括组建一家合资公司来生产电动车,并且未来几周,双方仍然可能会以某种形式来签订合作协议。
消息人士称,吉利“垂涎”戴姆勒公司的电池技术,并希望与之在湖北省武汉市建立一家电动汽车合资企业。
吉利的发言人拒绝最此做出回应。戴姆勒一位发言人表示,集团对目前的股东架构非常满意,但补充到,也非常欢迎对公司一直有兴趣的前来投资。
吉利一旦能够持有5%的股份,那么将会成为戴姆勒的第三大股东,紧随科威特投资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和黑石集团(BlackRock)之后,根据路透社掌握的数据,二者分别持有6.8%和6%的股份。
戴姆勒目前已经与北京汽车组建了合资公司,而本月也宣布将至少在中国投资50亿元与北汽生产电动车和电池。另外,戴姆勒目前也与比亚迪组建合资公司,即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腾势汽车)。
业内人士分析称,合资或仅是吉利“一厢情愿”
目前,戴姆勒在中国市场已有两个合作伙伴——北汽和比亚迪。其中戴姆勒称北汽是“在中国市场最重要的伙伴”。
11月17日,戴姆勒还宣布计划在中国至少投资50亿元人民币,与北汽一起提升工厂制造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同时也为奔驰和Smart品牌达到中国环保车型生产标准与销售配额提供帮助。
2012年,戴姆勒还与比亚迪按照50:50合资成立了腾势,专注于新能源的汽车生产。但腾势的发展并不如意,仅以一款车型独撑市场。不过,今年5月份,比亚迪和戴姆勒分别增资腾势5亿元,目的在于帮助腾势缓解新能源补贴退坡及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帮助腾势稳定经营,加快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在电动化上,戴姆勒一直比较激进。它计划未来在电动车领域的投资规模超过100亿美元。除了对电动车制造进行投资以外,还将额外投入10亿美元资金用于电池产品的生产。
因此,从戴姆勒的角度来看,再在中国市场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生产电动车似乎没有必要,而且成本巨大。
从吉利来看,情况则截然不同。目前,吉利新能源市场上推出的电动车型仅帝豪EV,共三个车型,产品序列远远少于上汽、比亚迪、奇瑞等车企。
同时,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份帝豪EV销售1715辆,同比下滑38.3%。今年1—7月,帝豪EV的销量为9598辆。在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榜上,帝豪EV的 7月销量和今年累计销量均位列倒数第二。2016年销量排名前五的新能源车企中,最后一名是知豆,销售14827辆,吉利榜上无名。
实际上,在新能布局源上,吉利的底子还是显得薄弱。比亚迪早在2008年就开始了电动车的探索之路。
2015年,吉利才提出了“吉利蓝色计划”,而且是从比亚迪挖了一个新能源车技术团队到吉利,负责帝豪EV的开发,于2016年4月推出其第一款纯电动车型帝豪EV。
显然,相比较而言,吉利新能源的步伐确实慢了,只能算是“总体跟随”。因此,在新能源技术积淀和品牌口碑积累方面,吉利新能源自然弱于竞争对手。
在严格的双积分政策下,这或许正是吉利焦虑的地方,而与戴姆勒合资成立电动汽车正是其求之不得的事情。
不过,吉利合资戴姆勒的美梦能否成真,还是且行且观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