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日记:我与「启辰星」的三天两夜
出品 | 破浪图文组
文 | 章丽娟
试驾完启辰星,我打算给主编交篇日记,为了让他知道我没有去摸鱼,于是我真实地记录了我每天的所见,所做和所想。
还记得《邪不压正》里面那句经典台词吗?“这年头,正经人谁还写日记?”我写,还是个正经人。
此次,花了大概两天的时间在秋色初显的蓉城与这款启辰星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其实,刚看到启辰星这个名字,就心生好感,终于不是那种字母加数字的名字了,这个名字看上去就意蕴深长,虽然我也无法解读其深意。让我都有点好奇,东风启辰的下一款车会叫啥名呢。
说巧不巧的是,这次试驾活动还赶上了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七夕。
杜牧在《秋夕》里说,“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没有情人在侧的情人节,虽然无法坐看牵牛织女星,还好,也能欣赏下我们的“启辰星”,在夜色的衬托和灯光的晕染下,第一眼见到这款车时,还是有些小惊喜的。
在后来的静态接触和动态试驾过程中,这款车的给我的驾乘感受和车联系统等也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这次试驾的见闻和感受。
那么问题来了,写出来的就一定是心里话吗?各位看官,不如先看看再说。
day1:七夕初见
8月25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九点多的飞机,我六点半起床,简单收拾一下就提着行李出门了,来不及吃早餐就随手拿了茶几上的旺仔牛奶就出门了,过安检的时候,这瓶100多毫升的奶还是没有躲过安检员的法眼,被拘留在了白云机场。
但是一想到同去丽江出差的同事当着众人的面脱下了他的匡威高帮鞋子检查,我觉得心理平衡多了。
过关后离飞机起飞还有一个多小时,点了杯星冰乐,找了个视野开阔的座位坐下,打开我的kindle,最后还是玩了半小时的手机,就要准备登机了。
登机后领了一份《环球时报》,打开不到五分钟,上下眼皮就开始打架了,于是我决定直接睡它个1400多公里。从广州飞到成都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左右,从机场到目标酒店又花了一个多小时。两点多赶在酒店的自助餐结束前吃了个午饭,下午把第二天的工作安排了一下。
19:20,我准时到达了会议厅,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媒体位也在十分钟之内陆陆续续坐满了, 这次试驾说明会除了介绍了一下第二天的行程和试驾注意事项,还特别对启辰星这款车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试驾东风启辰家的产品,所以,带着学习的心态,我认真做起了笔记。负责介绍产品的是东风启辰汽车公司项目管理部部长兼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启辰品牌开发总监王峰。(这么长的头衔我自然是没记住的,这也是后来百度的结果。)
当然,这不妨碍我记住他说的话。总结起来,他说这款花费团队三年时间的车造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乘驾舒适度上,亦或是智能科技上,都是在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一个A+级的SUV头等舱。重塑启辰新形象。
说明会结束后,工作人员带我们到提前布置好的展台。第一个是一个星影院,主要是给媒体老师体验传说中的“女王副驾”的。
秉持着先到先得的原则,我是这批第一个体验了这个“女王副驾”的媒体,这算是我第一次与启辰星正式见面吧。也许是出于第一次见面的拘谨,看到这个15.6英寸智能中控大屏有些慌张了,它是常规的T字型,布局还算合理,配合着银色的镀铬装饰,把档次感营造的不错,所以刚进去的那刻,我是真的怀疑自己坐在一辆不到15万的车里。
虽然说作为一个95后,科技产品并不少玩,可是在没有说明书和教程的情况下,要想玩透里面的黑科技恐怕也是有点难的。
这次体验,如果没有工作人员的讲解,我想大多数人也不知道休闲模式1和2的区别在哪吧。甚至肯定也要花上一会功夫才知道是通过长按的手势来调节座位角度的。
我觉得,产品设计团队可以考虑降低一些新手车主的使用门槛,优化下界面交互,来达到一个更友好的结果。
副驾座椅上配备了按摩功能两向腿托、四向腰托,支持座椅后滑、语音控制等功能。当然,主副驾都提供了一键休闲功能,可让座椅自动后滑,靠背下调,同时开启波浪式按摩。如果后排不坐人,几乎可以放平的状态,说是一张移动的按摩床也是不过分的。但这都是顶配才有的待遇哟。
此外,还有一些设计非常细心,比如,中控扶手箱分为两半,这样的好处是当你开启扶手箱时候,可以做到主副驾互不干扰,又比如,眼镜盒打开后会出现一个内置的凸面镜,这样司机就可以看清后排乘客的动作,对于有小朋友家庭来说是一个贴心的设计。
第二个展台是纯粹让人“舔颜”的,在灯光的映照下,白款启辰星一定是这条八百米左右长街里最靓的仔。
外观上,这款车采用了“混元美学”设计理念,V-Galaxy星空家族前脸搭配双子星LED大灯,那些通过棱角设计和线条勾勒出来的立体雕塑感,我虽然欣赏不来,但是整车给我的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感觉还是很强烈的。
启辰星在尾部的设计再次强调了新车的定位,其中从高位导流板到下包围,整体线条挺有层次感的,全新样式的贯穿式尾灯在夜间点亮或具有十分明显的分辨度。两侧颇为夸张的尾灯下沿设计同样也是原自概念车的全新设计元素。
内饰部分采用的是自然触感的软包覆材质,其钻石型菱格绗缝走线给车添了几分品质感。对了,还有个天幕式全景天窗。
第三个展台是让媒体体验这款车的“唱吧”功能的,启辰星搭配了高保真12扬声器音响系统,可以让车主享受K歌的乐趣。看到车里已经坐满了体验的人,看到里面其乐融融的唱歌氛围,再考虑到我杀破狼的歌喉,我果断没有多停留了一秒就识相地走开了。
第四个展台是用启辰星摆摊的,无疑,这是用来凸显其后背空间的宽适性。它的后备厢常规容积达到700L,和一些车身长度接近的竞品车型差不多,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感受。但放倒后排座椅后,这种接近4.7米长车身的紧凑型SUV的确纵深感喜人,这才是靠地摊经济发家致富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兜兜转转一圈下来,回到房间已经快十点了,打开窗帘布,抬头欣赏了下成都的月亮,别说,和今晚的启辰星还真得挺配的。
day2:深入试驾
8月26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一大早就起床了,匆匆忙忙花了十分钟吃了个早餐,毕竟,今天就是此次出差的主菜,于是我也不敢马虎。
七点五十,车队准时出发,此次我们分成了两组,一组去花舞人间,我所在的组的目的地是318房车基地。
每辆车都要跨越城镇公路、省道公路、高速公路等多种路况,让启辰星在各种路况下接受综合检验。
一上车,我就走向了熟悉的后排,先试驾的是同行的媒体。
对后排,我当然最有发言权了,整个座椅采用偏向于平整的设计,乘坐的前后上下空间都是令人满意的,坐满3个人也不会让中间的乘客感到局促,与前排的距离是可以用手臂去测量的。
中央地台还是纯平的,一丁点突起都没有。椅垫的厚实度和尺寸都非常到位,跟上次试驾的新冠道有的一拼。用手用力按下的回弹力度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东风启辰真正继承了“日产大沙发”精髓的产物,甚至比日产还更进一步。
不用问了,一个小时的车程,怎么可能没睡着,由于起的比较早,不到半小时,我就慵懒地在后排坐着睡着了,一觉下来,颈部、头部和背部获得的放松感是非常好的,头枕是类似航空头枕的凹形,睡着时脖子没什么下坠的压力。
在要下高速的时候,我醒了,因为车子行进到一个收费站的时候,车子突然来了一个急刹,同行的小伙伴说,他没有急踩制动踏板,可是我们离前车也有大概1米左右的距离,事后,我也跟技术部的工作人员反映过汽车自主启动急停急刹的这个问题。
当然,后来我试驾的时候,并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
是的,虽然是后排专业户,但是只有自己亲自开过才好评说。下午,就是我负责开车了,在街子古镇用完午餐后,我们原路返回酒店。
我今天开的这台车采用了1.5T+48V轻混系统的车型,最大功率能达到140千瓦(190马力),它的传动部分匹配了7速双离合变速箱。
而双离合的优势就是传动效率高、省油,不足是低速行车时会有换挡挫顿感,对于启辰星,我们在市区低速下跑了5km左右,感觉这台SUV挫顿很轻微。毕竟有电机助力,这台1.6吨左右的SUV开起来并不拖沓,尤其是低速起步时,其灵活性值得称赞。
此外,电机的加入,还解决了双离合变速箱的顿挫、平顺性等问题,开起来说“四平八稳”也不过分。
或许是为了平顺性,这台动力总成牺牲了一些运动性,比如在加速层面,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尤其是在7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以上变道再加速的时候,就会显得有些吃力,总感觉动力储备跟不上脚。
但是一想到这款车多行驶在城市道路,这样的动力其实是十分合时宜的了。
虽说东风启辰是从沈阳三菱手中买到的1.5T涡轮机,与其它同级竞品相比技术不占优。
不过,在动力总成上,加入了48V弱混系统来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比较看重的产品点——燃油经济性和平顺感,这又让启辰星稍微扳回了一成。
面对复杂的试驾路况和无聊的试乘过程,启辰星的智能互联系统还是很给力的。可以语音控制空调、音乐、车(天)窗等,而且还不是指令式的控制,它是更人性更有温度的,比如,你跟小辰(车内的人工智能)说“我冷了”,它就会自动调高车内温度。
另外,这款车有别于目前主流的只局限于主驾驶位的操作,同级独有的四音区语音交互功能,支持车内前后排每一位乘客通过语音满足需求,比如,我坐在后排右侧对小辰说“开车窗”,那么靠近我的车窗就会自动摇下来。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启辰星搭载的AR实景智能导航功能在动态行驶过程中,也给我助益良多。
在实际驾驶中,15.6英寸屏幕显示百度地图画面,但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则是呈现出AR实景智能导航画面,AR实景智能导航并非简单地把摄像头的画面投射到仪表上,而是结合车辆当前的车道进行判断和识别,再给出安全的导航指引。
除了AR实景智能系统外,启辰星搭载的 W-HUD智能领航抬头显示系统也能获取导航、车速、挡位、驾驶辅助等信息。
至于底盘悬挂部分,总体表现还不错。在路面驾驶中通过一些减速带或者泥坑路段,启辰星的悬挂会过滤掉震动减少车辆的噪音。不过呢,风噪还是有的。只能说从同级产品来看,启辰星在静音效果控制来说还是及格的。
另外启辰星的方向盘手感是比较重的,指向很精准,打多少有多少。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也很灵敏,侧后方来车的时候还会有提示音。
试驾在五点左右结束了,回去泡个澡又接着去参加了媒体专访和晚宴了。
我觉得像这样一款车:空间不缺,内饰氛围也有,稳定的底盘,平顺的动力,甚至连蔚来的“女王副驾”都搬来了,还有一个平民的价格,应该不缺追随者的,可是市场风云难料,竞争激烈,启辰星自四月上市以来反响平平确实不应该。
但是作为一个试驾过这款车的人,有几个小小的槽点还是想提一下的。
首先,就是主副驾驶都有加热,但是没有通风的功能;其次,主驾驶遮阳板有些‘塑料’了,没有镜面,对女性司机缺少了些关怀;还有就是,电动尾门的关闭按钮跟开启卡扣在同一个位置,而且没有标识,比较难找(工程师说后面量产的车都会贴的)。
至于其他媒体反复提到的动力总成问题,其实我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它真的只想做一台充满居家属性的“奶爸车”,它只想给家人一个舒适的环境,虽然没有办法满足那些追求驾驶乐趣的车主,但是我相信总有一批人不那么想成为“孤胆英雄”,而是甘心做一把为家人遮风挡雨的伞吧。
是疲劳但是充足的一天了。在酒店的无边泳池旁看太阳下山,真的好惬意呀。
day3:返程
8月27日 星期四 天气:晴
晨起,我发现有一只硕大的螳螂在我门口,慵懒地爬着。
余忆童稚时,在乡野闲怡之地方能见此物,如今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鲜复见此景,于是仿古人样,套用诗经里《 国风·豳风·七月》里面的模句写下“六月在野,七月在宇,八月,蟋蟀(误认,其实是螳螂)入我牗下”。
此情此景,我觉得用上四川人聊天唱歌最爱用的“巴适得板”作为朋友圈文案再好不过了。
的确,在我对成都仅存不多的印象中,这里的人儿,大多懂得生活,不忘娱乐,有舒适惬意的生活节奏,你看看,喜欢去茶馆、吃串串、搓麻将是成都人,爱泡酒吧、潮流街拍也是成都人。
赵雷当年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成都》不知道吸引了多少热爱生活的年轻人走上成都的街头。然后被成都人的娱乐精神和舒适惬意的生活方式所打动,我至少就是这万千年轻人中的一个。
可惜啦,由于工作原因,没有办法在天府之地多停留一会,赶着今天上午的飞机就飞回广州了,给自己立个flag,下次一定以游客的身份去一趟这个舒适悠闲,慵懒到骨头里的城市。
去武侯祠、杜甫草堂感受先人的智慧和豪情;去武侯区探访那些好吃的火锅店;去熊猫基地看看国宝慵懒的睡姿;一个治愈胃,一个治愈心。
在这巴适之地,试驾了这辆主打巴适的车,实在是巴适得板呀。
不仅感慨,启辰星和成都的搭配真得太合适不过了,这次试驾无论是静态的展示还是动态的试驾,亦或是和相关设计团队的沟通交流,都让我全维度地感受到了启辰星设计团队想为消费者带来“舒适感”的诚意。
我想,只要东风启辰继续锚准用户需求寻求进步、提升用户利益链接,内外兼修,让品牌和产品让消费者了解并认可,「启辰星」闪耀在浩瀚星光的日子就不远了。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END-
推荐阅读
01 启辰星,不做余欢水
——不做余欢水,想做“鱼的水”
02 试驾视频|春游·启辰星
——友好价格+智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