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3不难驾驭 难的是放弃想驾驭的心 | 车迷说

2019-08-13
汽车大事记

每年的夏天,我都会挑几个有风的傍晚,搬张板凳猫在窗前,看一看街上的霓虹和车水马龙。

 

这不是习惯,我也并非喜欢,并非喜欢高楼和广场的色彩缤纷,并非喜欢远远的流动的车灯。

 

我喜欢的是这个动作,猫在窗边的感觉。

 

或者更准确一点,窗边对我而言,记录了我人生中每一个节点,和转变。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二十岁之前的自己过于沉迷钻研独处的技术,直至现在,每每想起史铁生与地坛的关系都不由自主,好生羡慕。

 

这一次从贵阳试完BMW THE 3回来,我正是知道,我又是需要,到窗边靠一靠了。

 

为什么会喜欢宝马?

说实话,我是不记得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点或者事件的。

 

我曾经努力尝试过很久,脑子里也没有画面。

 

我当然没有放弃,不过从此以后我就把这种无法追溯源头的喜爱标示为性格上的匹配,一来冠冕堂皇,二来这跟谈恋爱的时候说“感觉”其实功能是一样的。也只有“感觉”对了,所有的事情才会对味。

 

然而“接触”就是检验感觉最直接的途径。在茫茫接触者中,我属于被动保守型选手,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杂志,偶尔看看报纸,看到兴奋了就跑两圈极品飞车,誓要比上一次的自己更快。

 

都在意淫,聊以自慰。

 

没有钱,也没有有钱的朋友,想要感受,只能希望下一次上街能遇到,停车场能看到,就算远远的也无关紧要。

 

那时候的宝马离我很近,也离我很远。

 

无论是在当时,或者是现在回想。在那个爱做梦的年纪,想要就特别敢想,而往往有时候敢想还就真能实现了。

 

虽然很多时候靠的也不是自己独一份的运气。反正,在2009年的夏天,我拥有了5系的乘坐权。

 

当时的那个恨啊,是无比的心痛啊,18岁怎么就那么的遥远啊。毫不夸张地说,就在明确地认识到在大城市里自己是不能驾驶的时候,我有那么一段时间,连坐,都不想坐,看着转方向盘的不是自己,就很难受。

 

 

彼时的我苦于只能坐,就喜欢往自己房间的窗边猫,那会还住平房,窗外是自家的院子,有一棵与我年纪相仿的葡萄。

 

所有的憋屈也许只有葡萄知道。

 

反正故事,就是从班戈时代开始了。

 

为什么开完 G28 会感慨

虽说我早在10年前就与BMW 结缘,但诚实地说,我对3系知道的和了解的未必比别人就多。

 

出于对驾驶的虔诚,关于操控的事情,我就不喜欢也不能够纸上谈兵。

 

而这一次,也是我第一次,在赛道充分感受THE 3。

 

发言权必须得这样,才算是挣回来了。

 

  

赛道不长,2.1公里的长度很快就能走完一圈。教练在最前面耐心示范讲解走线和刹车点,我也认真地记住一遍,又一遍。

 

熟悉了之后,速度愈来愈快,与此同时G28的表现也开始变得有趣了起来。

 

众所周知,50:50前后轴分配是宝马坚守的配重比例,与生俱来的结构优势带来了稳固的动态基础,更低的重心和更宽的前后轮距,让G28应付弯道的时候更游刃有余。连我都能成为小组跟教练跟得最好的那个人,也许就是最好的说明。

 

教练更是鼓励我们在过弯时让车尾更活泼一点,我无法言喻,那种收放自如的乐趣和刺激,我在码下这行字的时候也是情不自禁地笑了。

 

除此之外,我在整个赛道体验的过程中刻意感受的就是G28全新的减震器。从主观感受上来讲,参考我驾驶上一代F30车型跑山路的感受来谈,G28在过弯时的车身姿态会稍微稳健一些,在垂直方向上没有了多余的振动。

 

相较于F30,G28的回弹限制器从机械升级成了液压型,对应我刚才提到的驾驶感受,液压回弹限制器(HRS)最大的优点相比起阻尼就是对下压力的吸收。上一代的机械回弹限制器,阻尼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也会把部分能量反弹回车身,进而对指向精准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样也是得益于前悬的升级,车辆整体即使在转向不足的情况下也比较容易救车,车尾随时都可以做出可控的甩动,我是玩得不亦乐乎,并且自信满满。

 

至少在我比赛冲出赛道前,我以为我已经能完全驾驭G28了。

 

想必你也知道,事总与愿违。在倒数第三个弯,由于缺乏经验,过于自信,又过于贪心,比教练晚了整整一秒的刹车时间。速度太快,转向不足,后轮接触到沙池后就是爱的魔力转圈圈……

 

难过是必然,坐在THE 3里面,你很难没有好胜的心。

 

这种难过,除了反省自己,更多的是觉得对不起THE 3,对不起那台蓝色的7号车。

 

流淌在THE 3 的DNA

有人曾说过,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常胜将军,那你大可不必去做出改变。也许有的时候是,但基于我现在的理解,在汽车的宇宙里,改变与否从来就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事情。

 

所以你能看到曾信誓旦旦坚持自然吸气的BMW涡轮也玩得很6,还是曾信誓旦旦只做后驱的BMW,有了X1和1系,也都卖得挺好。

 

谁都知道直六的年代回不去了。

 

但50:50 BMW还在坚持,而这份坚持的背后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平衡哲学。我亦试图从3系44年历史中发现什么,在看遍了7代车型之后,我忽然觉得我有那么一瞬间肤浅了。

 

结构和动力都是硬件,价值观和理念才是核心。

 

  

想要有生命力并一直延续,除了恪守初心别无他法。今时今日,THE 3 早已从你绕不开的3系成了你更加绕不开的3系,更加全面,更加豪华,已经毋庸置疑。

 

剩下的,无非就是关于纯粹与否的争论,一直喋喋不休。对此我觉得应该回望1975年的初代E21 3系,再回想一下E21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石油危机。

 

在当时,3系就是以小排量发动机和精悍的车身营造出的运动性能独步江湖。话已至此,纯粹与否阁下也应当自有定论了。

 

  

而我,在感受完最新的G28后的所有感慨,在写完的这一刻都得到了释怀。我也终于更加明白,我所喜爱的品牌所拥有的开创与运动的精神。

 

这一次我的反思我的进步是THE 3给的,我希望下一次也是。

 

这感觉,才对味。

0
推荐内容
#集结号 0
#集结号 0
#集结号 0
#集结号 0
#集结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