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实拍,智驾版的保时捷Taycan Turbo?
“小米汽车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2021年3月30日晚,雷军在小米春季发布会上的这番宣言,不仅揭示了小米进军汽车行业的决心,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作为科技领域的佼佼者,小米的每一次动作都备受瞩目。不过,虽然雷军对小米汽车充满了自信,面对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小米能否后来居上,打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电动车?这是所有人都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在官宣造车后的第1003天,小米终于揭开了首款新车——小米SU7的神秘面纱。
小米SU7绝非空有其表
在当今这个电动车琳琅满目的时代,中国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主流厂家几乎都在涉足纯电动领域。然而,在我看来,小米SU7虽然在技术上没有独步天下的创新,但在各项参数上却展现出了极致的追求,绝非简单的样子货。
小米SU7的车身尺寸为4997*1963*1455mm,轴距达到3000mm,尺寸比特斯拉Model3足足大一圈。
而在车身比例上,小米SU7也做到了极致的平衡。宽高比为1.36:1,轮轴比为3:1,车高与车轮的比例为2:1。
从外观上看,小米SU7采用了“短前悬、长轴距、低车身、大轮距”的设计,这种设计不仅让车辆看起来更加动感,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操控性能。
沉重的车头和车尾是操控的大敌,车身前后悬越长,剧烈驾驶时的推头、甩尾就会越严重。相反,前后悬越短,重量越向质心集中,4个车轮离四角越近,就越容易操控。
通过缩短前后悬和降低车身高度,小米SU7有效降低了车辆的质心,从而减少了转向时的侧倾。
小米SU7前悬/后悬为975/1022mm,前/后轮距1693/1699mm。
此外,后扰流板的设计也在行驶过程中为车辆提供了稳定的空气下压力,进一步增强了抓地力。
而后扰流板,能够在行驶过程中为车辆提供稳定的空气下压力,赋予了车辆更好的抓地力。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SU7是基于小米汽车摩德纳平台架构打造的。由于没有发动机、排气管、油箱等传统零件的布局限制,其底盘设计更为规整。这使得车身的前后配重比接近理想的50:50,从而提高了车辆过弯时的操控性能和速度极限。
小米SU7离地间隙与一部小米14pro高度相当。
从设计细节来看,小米SU7绝非空有其表的样子货。
不过,因为它和保时捷一样,都是以极限性能为目标,所以导致小米SU7在外形上和保时捷Taycan很像。
由于拍摄时内饰尚且不是最终版,本文先不放图了。12月28日下午的发布会上,雷军对小米SU7内饰做了相关的介绍。
新车搭载16.1″中控生态屏,56″超大HUD; 翻转式仪表屏,每次启动都充满仪式感; 小米Pad可作为后排拓展屏,原生车机系统;另外, 五屏可以联动,系统能智能融合。
追求“极致”是小米SU7的核心价值观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手机的一句广告语,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小米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也在小米SU7这款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从风阻系数到动力性能,从续航里程到智能化,小米SU7都展现出了对“极致”的不懈追求。
小米SU7追求“极致”的一大体现,是其整车风阻系数为0.195Cd,比特斯拉Model 3更低(0.219Cd)。
风阻这么低有啥用?车速低时确实没什么用,但是空气阻力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当车速达到120km/h,空气阻力会占到总阻力的大约7成。通常情况下,在车速为100km/h时,风阻系数每下降0.01Cd,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便可多跑10km。
小米SU7全车有17个风口、8组风道。
可能有人会说,提高续航里程,堆更多的电池就行了,用不着那么费劲的降低风阻吧?
方法是可以,但这不是最优解。一来这会让车变得很重,车越重车的性能表现却会越差,而且成本也会高;二来车内空间是有限的,堆的电池多可势必会占用乘坐空间。
所以,对电动车来说,提升续航里程的最优解,要么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要么是提高综合能效,降低风阻系数就是提高综合能效的途径之一。
小米SU7追求“极致”的另一大体现是动力。
小米SU7提供两种动力选择:SU7搭载单电机,总功率为220kW;而SU7 Max则搭载双电机,总功率高达495kW。这一强劲的动力输出足以让它在同级别电动车中脱颖而出。同时,SU7搭载的是73.6kWh电池组,而SU7 Max则搭载更大的101kWh电池组,从而保证了出色的续航里程。
小米SU7 Max版本能实现2.78s零百加速成绩,最高时速达到265km/h。不过遗憾的是,目前尚不知道小米SU7的能效如何。
电动车想提升动力,并不难实现。难的是如何保证强动力的同时,还能兼顾低电耗。
配置方面,小米澎湃OS正式上车,能实现“人车家全生态”闭环。通过小米手机、小米智能家居等设备的无缝连接,用户可以在车内享受到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体验。比如,在家中播放的音乐可以在上车后自动接续播放,无需手动操作。
另在智能驾驶方面,小米智能驾驶来自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变焦BEV、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更有超强算力芯片和感知硬件。雷军表示,2024年,小米智能驾驶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总体而言,小米SU7无疑是一款充满诚意和创新精神的作品。它不仅在设计上追求极致在性能和智能方面也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你可以这么理解,小米SU7是一辆智驾版的保时捷Taycan Turbo。
{ 总结与展望 }
在发布会上雷军并没有公布价格这一关键信息引发了大家的期待和猜测。从钣金工艺、性能指标以及即将搭载的配置来看小米SU7的价格可能并不会太亲民。雷军在12月26日发微博时也表示,“小米想做的是‘有理由的贵’在体验上一定会超过大家预期。”
但是,价格定多少才算贵,多少才算合适呢?
上周公布预售价的银河E8,基于吉利浩瀚架构下的PMA2+平台打造,车长超5米,配45英寸超长一体式屏幕,搭载最新的8295芯片,预售价18.8万起。刚上市的极氪007起售价是20.99万元。品牌知名度差一点的哪吒S纯电版起售价是15.98万元。
你认为小米SU7定价多少,你会主动购买?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
———— END ————
法
律
顾
问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