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新能源,红旗能再造奇迹吗?
撰文 /龙诗慧
编辑 / 兰雨
“2020年销量10万级,2025年30万级,2035年50万级。”时间回拨到2018年,一汽董事长徐留平在一汽红旗发布会上,搁下了这番狠话,要知道2017年一汽红旗全年销量不过5000辆,3年时间实现销量20倍的跃升,对任何汽车品牌都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红旗定位高端,同级对手都是BBA之流。
当然,故事的发展就像红旗车头的立标,既像迎风的旗帜,也像乘风破浪的船帆。2018年到2021年,年销量从3.3万辆增长到30.06万辆,2022年,红旗品牌销量31万辆,在万马齐喑的市道下,红旗以同比小幅增长3%交出了答卷,也就是说红旗5年实现65倍的增长曲线,提前4年完成了2025年30万辆(2018年)定下的目标。
这应该是2023年1月8日,一汽红旗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时,徐留平底气昂扬的来源:“红旗要站稳中国高端品牌第一位置,红旗要ALL in新能源”,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更恢弘的目标。
2025年总销量达到100万辆级别,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50万辆。到2030年,红旗年销量突破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销售主体。
听到如此激进的目标,当时现场近千名嘉宾、领导、车主和媒体,先是顿了顿,然后报以热烈的掌声,质疑和问题确实很多,但一如5年前的今年,徐留平给行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算少吗?徐留平用5年时间,实现年销量几千辆到30万辆的飞跃,在燃油时代的尾端协助红旗画上靓丽的“增长曲线”,现在从30万辆增长到100万辆,也意味着徐留平执掌中国一汽的第二个五年,必须帮助红旗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对燃油时代完全没留恋,全身心投入第二阶段的跃迁发展,这是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红旗给车厘子的最大感受,除了提出激进的销量目标,当晚红旗“秀肌肉”几乎“秀”遍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生态产业链条,从品牌架构到品牌LOGO,从设计语言到技术平台,还有高频密集的新能源产品计划,都在表明红旗的“第二增长曲线”,就是ALL in新能源,甚至红旗还明确“油退电进”的态度:技术创新投入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停止传统燃油车技术和产能的新增投入。
ALL in新能源,还要进入世界高端品牌的第一阵营,“共和国长子”凭什么再造奇迹?
ALL IN的信心
要回答这问题,还需从新能源时代汽车最核心的“架构”+“智能”两大维度说起。
当下的新能源时代甚至未来10年的智能汽车时代,汽车不仅是从A到B点的工具,而是一辆既能与用户畅通交互、又能自我成长的自由移动空间,基于此,红旗提出了“旗帜”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架构由两大主平台构成,一个是“旗羿”电动化、智能化集成平台HME,包括安全电池、高效电驱、智慧补能和安全底盘四大系统,另一个是“旗偲”智能化集成平台HIS,包括电子电气、自动驾驶、舒享座舱三大系统。
换句话说,红旗掌握了造好一辆新能源车的所有关键核心技术,更重要的是,对新能源车来说是“灵魂”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两大领域,红旗提出联合优势企业打造核心基础生态,打造车控、智驾、座舱、通信、安全等“舱驾融合”五位一体的“旗智”芯片和搞兼容性和开放性的整车级操作系统FAW.OS,推向市场的节点是今年下半年和2024年。
讲架构沉闷,讲平台过于抽象,红旗要把肌肉“秀”得淋漓尽致,自然要向外界展现基于FMEs架构的新能源新车惊为天人的“干货”,果然单拎任何一台车的任何一个“数据”和当下的同级主流车型相比,红旗当仁不让领先。
第一辆代号E001的B级纯电高级轿车,量产后续航600km-1000km,电池可充可换,电耗是同级别最低的每百公里12.9kWh。0-100km极限加速跑进3秒级别,能实现每分钟5GB超高速OTA和云端同步功能。
第二辆是代号E202,带有越野属性的高端B级纯电SUV,装备了800V超级快充,只要5分钟充电就实现300km续航,同时拥有空气悬架和四驱系统。精准自动驾驶覆盖全天候的高速、城市、泊车大多数场景;E202和E001一样,都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至于第三辆新能源车,是代号E702的C+级旗舰高端纯电轿车,搭载高级智驾安全底盘系统和精准自动驾驶系统,实现全天候全场景“管家式”自动驾驶,2024年上半年推向市场。
新车更多是惊鸿一瞥地出现,徐留平花了更多的篇幅讲述“源”和“体验感”问题,给用户的“体验感”不同,是将红旗新能源车和其他品牌区隔开的关键,而无论是B级轿车提出的“智能多模态主动情感互交”,还是旗舰轿车提出“零”冲击悬浮式体验、5D影院动效、全景声影像系统,在当今“卷”潮当道的高端新能源车里概念颇新颖,但最终得看量产车实现程度。
这点红旗给在场所有人派定心丸,从“源”保证整车的先进性—红旗新能源车型所搭载的“旗帜”架构,将于2023年上半年完成所有开发工作,有近10000项专利、软件著作权,“旗帜极高集成融合、集创新、制造和成本优势于一体,能满足红旗新能源品牌所有车型的研发、制造和用户需求”,徐留平说到。“源”的问题解决好了,之后新技术覆盖新车型自然水到渠成,未来三年是红旗新能源的产品大年,推出15款新能源车型,涵盖A、B、C、D级轿车,SUV和MPV全部细分市场。
“旗妙双翼”的新故事
纵观整个发布会,你很难不对红旗新能源的全新设计语言动心。
首先它有一个未来感十足玩的英俊前脸,变换多姿的灯语是让人过目不忘的元素,“中轴旗线”贯穿车身,灵动的弧面、凌厉的线条,把“刚柔并济”的哲学融入在功能美学上;驾驶舱跟现在的车很不一样,“百变灵动空间,自由随心出行”,就是个连接人、车出行的豪华、智慧座舱。先锋、科幻、想象力都展示着与过去红旗车型的不同,“旗妙双翼”新LOGO则伴随而来,如新芽破土,也像雏鹰展翅,两者皆以“极尽美妙”的理念包蕾绽放于人前。红旗新能源汽车是跟已有的“节能汽车”、“红旗顶级车”和“超级跑车”并行的子品牌,四大品牌将在主品牌和总理念的统括下,拥有相对独立的理念、标识和设计语言。
无疑,红旗在讲述一个新故事,就如5年前,红旗成功重塑自己在高端豪华车的品牌形象一样,如今塑造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崭新形象,相对燃油车时代,它变得更年轻、未来和“性能控”,同时也烙上“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的品牌内核。
故事虽美,但过程不会一帆风顺。燃油车时代,红旗HQ9、LS7、H9之所以能成为爆款,也就是体现了红旗独有的豪华感和身份认同感,红旗也凭此成为唯一坐稳30-40万燃油豪华车市场的中国品牌。但进入新能源时代,“双翼”后的红旗新能源,这份用户的获得感、身份认同感、地位认知、圈层认可是否如故,就决定红旗爆款战略的走向。当然硬件、技术层面红旗新能源绝对跻身第一流梯队,历史传承、品牌基因也不用担心,关键是红旗在对新能源的氛围营造、外观辨识度如何延续品牌的调性又有创新;而且红旗的新能源车型量产,与更年轻群体的共振必然更多,这是红旗之前未触及很深的领域,“新时代中国式新高尚情怀人士”是品牌的目标用户群体,想必年轻高消费力群体是红旗新能源实现增量的很大动力来源,如何吸引这群人的关注,在深厚的历史传承,如何树立自己先锋、新锐和创新的形象,也是红旗新能源要解决的现实。
伴随新能源策略的全面启动,“红旗出海”也是一个崭新的故事,第一步目标是到2025年,在海外建成超过700家红旗体验空间、超1000家服务网络、60万个补能终端,销量方面,到2025年实现海外销量销量同比2022年增长20倍,占红旗总销量比例超过10%;2030年实现海外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达25%。发布会对“红旗出海”没有延展很多,但车厘子认为,红旗新能源今天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将是明日“红旗出海”遇到问题的解决模板,关键是红旗在国内新能源累积足够的经验,那么出海不同的国道,也能如虎添翼。
写在最后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这句话形容自2018年以来,一汽红旗第一阶段跃迁成功后,对品牌新能源转型最为贴切不过。“5年销量增长65倍”这是红旗换道新能源,厚积薄发超车的最大底气,相信不用5年,红旗新能源会以一个华丽的奇迹,回答2023年起始的承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