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2025,自主三强连夜表忠心

2021-08-31
车厘子

撰文 / 林梓琪

编辑 / 李思思

设计 / Zoi.

到了2025年,吉利、长城与长安的分水岭可能会更明显。

今年,自主品牌三甲先后公布了2025年的远大目标,当然,掌舵人不同,定位稍显不同,具体目标自然也不会一致,但对于品牌的发展,同样作为国产汽车的先驱者,吉利、长城与长安都有不大不小的相似性。

到2025年,吉利目标是市场占有率稳居中国品牌第一,销量达到365万辆(含极氪汽车);长城目标是实现年销400万辆,长安目标则是自主品牌350万辆,实现中国品牌规模国内第一,全球前十。

从这一个个数字你看出了什么?

冒险激进家——长城

对比三家车企的目标来看,我想压力最大的莫过于长城了,毕竟400万的的年销量,可不是闹着玩。

2020年全年,长城累计销量为111.1万辆,想要达到年销400万的目标,意味着在这五年时间里,增长率要达到260%。

这数字,谁看了不得说一句,长城是真刚!但感叹完,回归理智,这样的目标有可能完成吗?毕竟,要在2020年销量基础上翻四番,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大目标也需要一个又一个小目标来实现。一步一步来,2021年长城全年的目标销量是149万辆,1-7月份销量累计709766辆,实现了目标将近一半。

而下半年的长城还有很多新车来袭,包括新一代智能汽车的WEY玛奇朵、主打女性消费群体的欧拉芭蕾猫,还有硬派越野车的坦克500……下半年,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长城几乎都有新车“投其所好”,再加上刚刚收购巴西工厂,长城“人逢喜事精神爽”,下半年长城的态势整体还是值得期待的。

至少,2021年的“小目标”长城有很大的几率能够实现,只要一个个小目标都能实现,大目标又有何愁?

看完小目标,再对比大形势。长城的“激进”主要押宝在新能源战略上,400万辆的总目标下要有八成以上新能源车型来支撑,也就是说长城至少要在4年间完成燃油车—新能源车的迭代。那么,来看下现在长城的新能源车占比。

数据显示,2020年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5.74万辆,同比增长55.26%,销量占比为5.27%。与2025愿景的80%新能源占比,差得不是一两条街的距离……

那么我们再看国家的大势,据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预测,基于补贴、税收、公共领域推进政策、“双积分”等政策持续推动下,2023-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推广量将有望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成本将可以与传统车直接竞争;在‘新基建’带动下,充电设施建设量也将大幅提高,销量占比可达到20%。”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共同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实,车厘子也不太清楚长城80%的增速将如何平稳与整体大势的20%趋势过度,压力固然是有的,甚至比起其他两家,长城的压力更大,但在实现可能的基础上,也许更远大的目标彰显的恰恰是企业对品牌未来发展的强大自信。换句话说,无论这个大目标能不能实现,至少,我们从中看到了长城蓬勃发展的未来,还有朦胧中,长城慢慢走向世界舞台的背影。

是目标,更是承诺——吉利

比起长城激进的目标,吉利2025年的目标更像是对支持国产汽车的用户所做出的的承诺。

具体来看,吉利2025年目标是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品牌第一,销量达到365万辆。

回顾过往,2020年吉利累计销量达到1320217辆,销量排名第一。自2017年以来,吉利汽车已连续四年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哪怕在去年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吉利仍然很好地守住了第一的宝座,所以前者相信吉利不在话下。

后者,365万辆的销量目标,对于吉利而言意味着什么?

2021年,吉利汽车将销量目标定为153万辆,1-7月,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达到729,512辆,实现了目标近48%。

与此同时,吉利旗下的各品牌也在不断优化,领克家族、帝豪家族、极氪正不断成为年轻人眼中的“网红车”,由星瑞、星越S和星越组成的CMA高端旗舰系列车型“中国星”不出意外也将成为爆款,而且到2024年吉利将实现全面架构造车,将主力产品全部转移到CMA、BMA、SPA架构上。

吉利一方面主攻年轻消费群体的心,毕竟他们才是购车主力军,另一方面通过车型的升级转变,立足自身,不断带来惊喜,不断刷新我们对吉利的认知,对国产汽车的认知。

关键是吉利对燃油车与新能源比重的长远认知,不可否认,新能源车正在大力发展,有新兴车企的入局,有国家政策的促进,还有用户猎奇感的刺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能源车市场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前行完善的阶段,新能源策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燃油车市场还应该是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吉利提出的365万辆的销量目标中,智能电动汽车占比将超过30%。三成,不多不少,刚刚好。

务实路线走到底——长安

长安与吉利一样,都明确提出了中国第一的目标。但跟后者比起来,长安350万的销量目标让这个中国第一的口号,看起来似乎有点“虚”,当然,是底气稍显不足的虚,不过也可以理解为长安是选择了“务实”的人设。

1-7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099406辆,以同比46.1%的逆势增长,一举突破百万辆大关,刷新历史。

长安CS75连续16个月单月销量超过2万辆,在自主SUV细分市场名列前茅,长安逸动连续17个月单月销量破万,在自主轿车细分市场“榜上有名”,UNI系列亮点不断,首款轿车UNI-V也将上市,在车型这块,长安接下来动作不断,前有主销车型创造销量历史,后有多款新鲜车型傍身,“长安的福气在后头”!

当然,只有上述这些,还不够。上周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长安公布了将联手华为和宁德打造的黑科技品牌——阿维塔,会上还揭晓了三方联合打造的阿维塔科技旗下首款高端智能电动中型SUV,代号为E11。

长安汽车主导,科技大佬华为和电池大哥宁德时代加持,阿维塔着实足够令人期待。

综合来看,350万的销量不算低,但是跟另外两家比起来可能就不那么“好看”,而成为“中国第一”长安不是没有做到过,今年上半年,长安就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实力。

所以说,人各有“志”,长城有长城的顾虑,吉利有吉利的思考,而长安选择务实玩家的玩法自然也没毛病。

写在最后

无论是长城的激进式目标,还是吉利的承诺式目标,亦或是长安的务实式目标,不可否认,作为头部军,吉利、长城与长安的目标往往代表着中国汽车的目标和希望,所以,骨子里较着一股劲,要成为世界级的品牌,自然是他们共同的想法,也是代表中国汽车品牌的最强音,这个态必须表。

至于2025的愿景如何落地,现在才刚刚开始。

-END-

0
推荐内容
#集结号 0
#集结号 0
#集结号 0
#集结号 0
#集结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