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干嘛丨摩尔庄园IP回归,能让你“青回”吗?
文 | 赵妙琳
责编 | 章丽娟
当今的年轻人在干嘛?TA们物质上的生活方式,精神上的打开模式,都是好奇的煮海君想了解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将生产“年轻人在干嘛”一系列内容。如果你有相关线索或有趣有料的年轻人,欢迎投递。一旦采用,我们将(),括号内容你来填!以下是系列中的第三篇。
在你的记忆中,你的童年都在玩些什么?
是翻花绳、玻璃弹珠、沙包等淳朴的传统手艺,还是像素游戏机、溜溜球、四驱车等潮流玩具,亦或是《QQ飞车》、《洛克王国》、《摩尔庄园》等新时代才有的电脑游戏?
处于新旧时代变革之下的95、00后,应该对上面的娱乐均有涉猎,但影响力度最大、让人记忆最深刻的,当属这些电脑小游戏。
其中,当时十分火爆的摩尔庄园网页版,堪称中小学生的天堂,甚至许多人冒着被“男女混合双打”的风险也要多玩一会。
今年夏天,《摩尔庄园》手游版正式上线,在开服的前后几天,不出意外地成功变成了多个社交媒体的热点,带上“#摩尔庄园”关键词的超话更是频频霸榜微博热搜。
那段时间,我的微信朋友圈、微博主页和各个聊天群,全被《摩尔庄园》攻占了,当然,我也是“摩尔大军”中的一员。
《摩尔庄园》其实和QQ宠物有一段渊源,只要是用过电脑端QQ的90后应该都知道QQ宠物,这也是一代人的青春。而这两者的创始人汪海兵,堪称“儿童杀手”。
据了解,《摩尔庄园》是来自于汪海兵的“中国迪士尼”梦,从腾讯辞职后,他意识到在网上为孩子提供快乐可能是值得做的事,便模仿被迪士尼以天价收购的《企鹅俱乐部》,在08年仿造出了玩法和界面与其相似的网页版《摩尔庄园》。
在并无太多针对儿童而设计的网游的当时,目标用户群体定位为6-14岁儿童的《摩尔庄园》仅用一年,注册用户便达到了5000万,并获得“2009年百度风云榜最佳网络游戏”。
但随着儿童游戏市场逐渐扩大,摩尔庄园在众多优质对手的挤压下开始出现用户下滑,为了增大盈利所实施的诱导性延长儿童在线时长以及“充值”功能的上线,也惹得众多家长不满,15年,网页版《摩尔庄园》宣布停更,其团队解散,18年4399正式将其下线。
经历了6年沉淀,《摩尔庄园》手游版上线,熟悉的“大红鼻子”再次回归大众视野。数据显示,开服八小时内,《摩尔庄园》新增用户突破600万,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当天冲上TapTap热门榜和APP Store免费榜第一,并在免费榜连续霸榜7天。
有意思的是,虽然官网显示游戏适龄为12+,但从大量反馈和数据来看,大量涌进《摩尔庄园》的“小摩尔”不是小孩,而是许多在校大学生和刚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95、00后,网上甚至出现了一个段子:“人类历史上最近的一次大迁徙,是从‘王者峡谷’集体搬到了‘摩尔庄园’”。
为什么这么多的95、00后能被《摩尔庄园》手游版所吸引呢?
最大的原因,是《摩尔庄园》正好击中这部分年轻人的童年情怀。此次回归,它打出了“IP回归,快乐养老”的口号,尽可能矫正其低龄化形象,为的便是扩大受众范围,抓住最主要的移动游戏群体。
事实上,现在能被《摩尔庄园》手游版所吸引的,其实和当时沉迷《摩尔庄园》网页版的是同一批人,主要年龄阶段集中在20-25岁。
而数据显示,在2018-2020我国移动游戏用户中,24岁及24岁以下的用户占比最大,平均占比接近30%,和《摩尔庄园》主要用户群体大幅度重合,也是它上线即爆火的主要因素。
这些调闹钟蹲《摩尔庄园》开服的年轻人,大多数的想法不过是想重新进入这个游戏寻找和回味自己小时候玩这款游戏的欢乐时光,“大红鼻子”承载了这代人的童年回忆。
像我上面所说,在当时专门针对儿童推出的网游并不多,这相当于一款完全将成年人排除在外的游戏,可以说是小孩子的天堂。
不似CF、魔兽等可能看重年龄标签,在用户群体准确定位的《摩尔庄园》里,年轻成了最不重要的属性,所有小孩子在里面都是平等的,庄园的NPC也不会因为小孩子身份而选择忽视,甚至经常需要小玩家的帮忙,在游戏中,儿童能体验到被需要的意义。
同时,现实世界主要由成年人推动,小孩子需要依赖大人生存,并无太多主导权利,但在《摩尔庄园》中,儿童的身份转换成了大人,从房租建造到打理农场、从赚取摩尔豆到装修花费,都由儿童主导。
从过去到现在,儿童都背负着成绩的压力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每一个小孩都渴望着长大,掌握主动性。
因此,能够满足儿童主导生活需求的《摩尔庄园》,对当时的95、00后而言,有着“反抗”大人支配,完全掌握自己生活的意义,也正因此许多人都觉得小时候玩《摩尔庄园》的时光难忘,因情怀重回《摩尔庄园》的这部分玩家,为的便是找回当时“当家作主”的欢乐记忆。
另一方面,定位休闲的《摩尔庄园》有打发时间的作用,对于现阶段低欲望、低社交需求的年轻人,这款简单易上手的游戏成了不二选择。
2018年,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危机和破解之道》一书中,提出了“低欲望社会”这一概念,其中一个特征是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这其实和近年来备受热议的“躺平”概念类似,都反映了当代的95、00后年轻人在越来越快的社会节奏和不断攀升的各种社会压力下,陷入了一种困惑、低迷的状态。
困顿之下,这些年轻人开始热衷在虚拟世界中寻找“遗失”的美好生活,这也是为何近年来《旅行青蛙》、《江南百景图》等慢节奏的游戏出来能爆火的重要原因。
在《绝地求生》、《王者荣耀》等快节奏游戏当下,这类经营、休闲类游戏构建了“世外桃源”般的游戏氛围,为“低欲望”的年轻人恰到好处地提供了当代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生活感”,《摩尔庄园》是又一典型代表,通过在游戏中构建和谐的“第二世界”,给年轻人提供了短暂逃离现实的途径。
当然,除此之外,也不乏有人是跟风、随大众玩这款游戏,这并不奇怪,毕竟在周围所有人都沉浸在庄园偷菜、浇水、打卡“网红点”等的时候,完全不玩这个游戏的人,就显得“格格不入”,失去共同话题。
时至今日,离《摩尔庄园》手游上线开服已过去两个月时间,两个月内,这款游戏经历了从每天至少上一次微博热搜到热度衰退,其下载量、APP Store排名不断下跌,眼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退圈”,让人不禁发出质疑:《摩尔庄园》的寿命还有多长呢?
除了手游本身存在缺陷,玩法借鉴了大量经营类游戏,缺乏核心玩法之外,主打童年情怀的《摩尔庄园》,本质上已经忽略了其所想针对的用户群体已不再是当年涉世未深的单纯小孩子,而是经历了社会一定“摧残”的成年人。
毕竟只是将游戏停留在打“感情牌”营销层面,没有能够将用户留在“怀旧”的核心玩法,也不加以升级创新,一味为了借高价值IP圈钱的话,长期以往,在不断更新迭代的优质手游的挤压下,《摩尔庄园》可能无法可持续性发展,甚至会像网页版一样,面临营收压力,停更,下线。
而对于越来越多退游的95、00后,其实并不全然是这款游戏“怀旧”没有做到位,更多的是经历了多年的成长和磨练,大家的心态早已发生变化,难以像儿童时期一样静下心来从游戏中挖掘乐趣,也正是因为童年的回忆无法复刻,大家才会觉得它格外美好。
短暂沉溺在《摩尔庄园》的年轻人,在脱离游戏后,发现还是要面对绩点、996等学习、工作压力,因此当游戏新鲜感褪去后,其各种复杂的任务也就成了“枷锁”。
归根结底,带着经典IP回归的《摩尔庄园》,虽然激发了不少95、00后的童年情怀,但由于游戏本身、社会、个人等因素,始终还是无法让人真正“青回”。但依旧感恩,在多年之后,仍有一款游戏能保留成年的我们未泯的童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推荐阅读
|年轻人在干嘛|强制6点下班,真的下班了吗? |
|年轻人在干嘛|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生三孩吧?|
总有一种生活,让我们抵达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