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4.4米长的AION Y,竟敢叫板奔驰S级和Model Y?
上周末,如果你到过广州番禺的紫泥堂,你肯定会惊叹于形形色色、鱼龙百变的AION Y。可以说,停在主会场各个角落里的AION Y不是简单的一部车,而是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生活场景——有变身为电影院的,有化身成化妆间的,也有成为健身室的……
不过,最吸引我的,倒是停在会场最里头,装扮最质朴的那辆素黑色AION Y。
在去参加活动之前,我已经知道空间是AION Y的主要卖点之一。但看到它身边停着的那两位竞争对手,我有点不淡定,想嘲笑它的不自量力。
一台车长才4.4米出头的小个子,怎么好意思在空间上叫板百万级的奔驰S级?要知道,人家的车长已经超过5米,轴距也有将近3米。即便是和身材较为娇小的特斯拉Model Y比较,也有点离谱,毕竟人家还是一款车长达4.75米的中型SUV。
然而,打开车门的那一瞬间,我才发现,AION Y的空间不仅能与其余两位相比,甚至还绰绰有余!一开始,我还以为AION Y作弊,把前排座椅都调到很靠前的位置,从而造出后排空间很大的假象。可是,当我把前排位置重新调整之后,它的空间反而更大了。
好吧,原来小丑是我自己!幸亏当时没有相熟的媒体老师和我一起参加活动,不然我又得为我的“想当然”落得一地尴尬了。活动结束后,我查看了一下汽车之家给AION Y测量的数据。
在数据上,AION Y虽然还是略输S级,但差距还是比较接近的,而胜过Model Y是毫无疑问的——AION Y后排的标准腿部空间是900mm,而奔驰S级的成绩是1080mm,特斯拉Model Y的仅仅为810mm。
从左到右分别是AION Y、Model Y和奔驰S级
尺寸都跑车内去了,后备箱的空间注定是要牺牲一部分的。它的大小只有Model Y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小。
虽然后备箱是小,但是车内的储物空间还是很多很实用的,例如前排中控下方的这个储物格,就很适合女士们放小包包。
虽然AION Y是广汽埃安基于GEP 2.0平台打造的四款车中最小的一款,甚至还是最便宜的一款产品。但是它却是把这一纯电平台的优势发挥到最为极致的一款车,甚至可以说,它是目前市面上最能体现纯电平台的优势的一款产品。
按照广汽埃安官方的说法,GEP 2.0是以三电系统为中心打造出来的纯电平台,目的就是为了把机械空间最小化,车内空间最大化。如你所见,基于GEP 2.0打造的几款SUV,其轴占比都在61%以上,妥妥的同级领先水平。
AION S是一款三厢轿车,但其轴占比也达到了57.68%。
而AION Y的轴占比却能达到了62.36%,比同是纯电平台打造的Model Y多出了差不多两个百分点。这一水平,且不说后有没有来者,但至少是前无古人的。轴占比高有什么好处?对于AION Y来说,就是既能保留其空间大的特点,也能确保其灵活性。
4.41米车长的AION Y开起来还真是毫无压力!
广州番禺紫泥堂原本是紫坭糖厂,后来废弃了就发展成现在的创意园。然而,就在这个废弃的厂房里,广汽埃安还是搭建了一个小赛道。这个赛道没有多长,但弯特别多,特别急,路也特别窄。
但即便这样的道路,也没能控制住媒体老师们那肆无忌惮的右脚。整个厂房充满着轮胎的尖叫声,以及烧糊了的味道。以至于一家媒体试完,下一家上车的都得等一会,让刹车轮胎凉快些才能出发。
事实上,AION Y线性的转向手感和扎实的底盘质感也经得住媒体老师们黄金右脚的考验,即便,它配的是一条我叫不上名字的轮胎——森麒麟Qirin 990,225/45 R19。据说,这条轮胎获得过“民族品牌年度高性能轮胎”的称号。
好吧,我有眼不识泰山了!
AION Y 0-50km/h的加速时间仅仅需要4.1秒,如此加速能力在这么短的赛道中还是极具威胁性的,稍微收不住油门就会飞出赛道。
AION Y有四种驾驶模式,分别是运动、节能、正常和“单踏板”,每一种模式的性格都是迥异的,日常代步,用节能模式就挺好。值得称赞的是,它的单踏板模式没有让人恶心的拖拽感,但减速度也不小,值得一试。
AION Y对新手司机非常友善,因为其四轮四角的设计,让司机非常好判断轮胎的位置,且整辆车非常通透,视野非常好。
扯远了,说回AION Y的后排。连我都没想到,单单一款车的后排都能让我洋洋洒洒千把字。原因无他,因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亮点——不仅大,而且也非常舒适。
当然,论座椅的舒适性,AION Y肯定是没法和奔驰S级比的,但绝对可以和三四十万的特斯拉Model Y相提并论。这里,我们且不论座椅柔软度和包裹性,单单论座椅的大小,毕竟评价前两者较为主观,而后者则比较客观。
AION Y后排的坐垫长度有480mm,后排宽度达到了1500mm。Model Y的坐垫长度仅仅为440mm,后排宽度不过1450mm。如果你对这数字不敏感,你可以看看下方的对比图。同样的吊牌,AION Y的坐垫比Model Y的长了足足一个“AION Y”,大概半个巴掌的大小。
如果要论上比较主观的因素,例如柔软度、包裹性、面料质感,通透感……甚至还有行驶起来的NVH,AION Y的后排舒适性绝对胜过Model Y好几个档次。嗯,我对这句话负责,虽然我是Nobody。
左边是Model Y,右边是AION Y。
其实,空间之大并未是我最欣赏AION Y 的地方。它还有一个“大”,开门角度之大,将近90°。这一设计对于家中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婴儿还在襁褓之中的消费者,就甭提有多管用了。对于曾经因为抱老人上车而闪过腰的我来说,我愿意多花一万多块钱来购买这一设计。
要知道,市面上能提供如此大空间的产品不少,即便在小型SUV没找到,你也可以找找紧凑级SUV,甚至是中型SUV,但是能提供90°开门角度的产品却是凤毛麟角。我印象中,能达到这效果的,要么就是带侧滑门的MPV,要么就是劳斯莱斯了。
我相信这样的设计要做起来,绝对不是难事。市场之所以欠缺这样的产品,主要是因为大多数车企缺乏用户思维。即便是那些号称“奶爸车”的七座SUV,也不过是空间给够,座椅给够,但是在人文关怀方面是欠缺的,尤其对老人和小孩来说——上下车都不便利,还谈什么奶爸。
这开门角度,没谁了!
用户思维可以说是贯穿了AION Y的整个研发过程。
“AION Y的研发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形式去做,甚至整个方案在立项之初都被领导否决过,但后来,我们的坚持,让领导没辙了,最后留下一句——‘以后是年轻人的天下,就由得你们了’。”跟随我车的工程师如是说道。
确实,在AION Y上,你看到很多不寻常的设计。例如,AION Y如此娇小的身材却用上了19寸的轮胎。这在市场上真的非常罕见。“本来这19寸轮胎只用在概念车。但因为市场反应这设计好看,所以在量产车中我们保留了下来。”那位工程师举例一个例子。
最能体现AION Y用户思维的,还数其智能化的配置上。
AION Y的中控大屏只有14.6英寸,这在如今这个市场来说,不算特别大。但它有一个好处,是它处在了全车乘客(除司机外)的视野C位。即便是后排乘客,他们也能以正常坐姿(靠在头枕上,稍微转点头)看到屏幕的所有内容。
要知道,AION Y的多媒体系统关联了字节跳动的娱乐生态,抖音、今日头条……各种各样的视频软件随意使用,海量视频尽在一屏。所以,一家人不想各玩各手机的,可以在这个屏幕上选一部电影一起看。
你说驾驶员也看怎么办?首先,AION Y有面部识别功能,它能识别出驾驶员的视线在哪里,如果他的视线不在路上,它会发出警告;其次,在系统设计里,AION Y还能禁止视频在车辆行驶中播放。
后排左右两位乘客,只要微微侧过头来,就能看到中控大屏的全部内容,可以舒舒服服地躺着看完一部电影。
前排座椅可以直接180°放平,要是开车累了,可以直接在服务区上美美地睡上一觉。
体现AION Y用户思维的地方还有很多。
例如,当前排乘客需要打电话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识别,然后调低多媒体系统的音量;
例如,当前排乘客想要抽烟的时候,系统就会弹出对话框,问你是否需要打开通风模式;
例如,它车内和车外都有摄像头,只要一句“我要拍照”,它们就会启动,帮你记录美好的瞬间,甚至还能直接通过车机发送抖音;
……
即便是用户最关心的电池安全问题,AION Y也解决了——它搭载的是那个即便被直径8mm的钢针刺穿也不会起火爆炸的弹匣电池。和刀片电池不同的是,弹匣电池可以同时应用在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种材料的电池包。而AION Y也将会同时搭载两种不同材料的电池,综合续航里程将会覆盖410km和600km。
一天试驾结束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嗨皮,又有买车的冲动了!”虽然这里用上了“又”,但间隔已经很久了,对上一次是五年前,那时候的我刚入行,没见过什么好车,看到每款新车都想买。成为媒体老油条后,我已经很久没有买车的冲动了。
直至我遇见的这款AION Y。
文 | 大雄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
———— END ————
法
律
顾
问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