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精选

3915天前

Chiilover

Chiilover

静静的做个吃瓜群众

XCP后援团

XCP后援团

话题:99 成员:887

这次,我很有幸能够跟上新车评网的车队,全程亲身经历了GIC风云战的跨年6小时耐力赛。虽然作为随队的微博达人,但由于微博几乎都是在比赛期间匆匆发出,所以写了一篇文章来记叙流程,分享这次难得的经历。

比赛时间开始于当天的18:00;坐着回本利器宏光从琶洲出发,见到战车小科的时候已经接近12点。而对小科的第一印象,感觉很简单,却不极端:后座移除,部分内饰拆掉,但前门的隔音却依然保留,防滚笼也没有采用很复杂的形式;前刹车换成台湾D2 Racing的改装品,并在前防撞处加入导管,以冷却刹车,但后刹车依旧维持原厂,同时引擎和变速箱也是原厂设定,仅排气有改动。整台车的改装遵循简单而实用的设定。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而同一P房的fit,除了全部拆空内饰之外,玻璃也换成轻量化的改件,尾门位置和后防撞还采用打孔偷轻,前后防撞杆一改之前的螺钉固定,采用快拆锁;在打开尾门的时候,还能看到设置有防爆油箱。可谓为了比赛成绩而追求极致的做法。

下午15点左右,几位作为车手的前辈经过短暂的午休,陆续到达P房。而在此之前,小科的贴纸已经准备好;颜总到达P房之后,进行了记分板使用的说明,同时也说明了车子灯语的意义:毕竟,车手在比赛中能和记时员交流以及知道自己当前排位情况只能通过无线电,但一旦无线电出现问题,仍旧需要使用最原始的信号交流方式——灯语;通过灯语将情况描述给赛道边的队员,再通知P房的队员做准备。而记分板的作用,则可以提示车手当前名次、比赛进行的时间,以及通知车手进行进站准备,甚至还可以使用+和-两个符号来告诉车手需要如何调整节奏。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15:45左右,小科开始进行前挡风玻璃的清洗;16点,进行轮圈的试装,通过赛前的练习来应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意外。16:30,将小科推出P房,进行发车前的例行拍摄,这时旁边的飞度仔车前甚至摆了只烧猪,非常隆重;拍摄结束后也进行了后勤维修师的练习,虽然练习仅仅是固定轮圈的螺钉,但若是要在换人时的短短100秒左右去检查固定前后一共10个螺丝,对于后勤来说也不见得是轻松的工作。细节不简单,配合很重要。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距离开赛最后半小时,小科进行了20秒的加油,之后由阿庆驶离P房进入赛道发车位等待,发车位在25号,属于中等偏后的位置,但在媒体组的发车位之中排第3位。赛前的10分钟,赛道是开放的,也是摄影师能够上赛道拍摄的绝好机会。

18:00由安全车进行带队第一圈,做暖胎;赛车场瞬间被引擎声和排气声填满,短暂的一圈暖胎之后各车归位,等待绿灯倒数。所有车子早就如弦上之箭,蓄势待发。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绿灯亮起,40多台赛车同时轰鸣着起步,冲向GIC第一个弯角。GIC的第一个弯角属于中低速弯,而且又是在长直线之后,可谓兵家必争之地;在之前的收费练习中,各个组别也多次出现延时刹车的跑法,也出现过冲出赛道的险情。说时迟那时快,赛道被40多台车子挤满,在观众席上看去只见一片煞红的尾灯在弯中晃动,甚为壮观。

而就在第一圈,立马也出现了险情,55号Vitz冲出赛道,但所幸伤害不是很大,能自己开回维修区;18点08分Vitz回到维修区,被直接锯掉前防撞杆,之后进站的时候又装了个替换的上去,最后也所幸在前脸不好看的状态下跑完了全场比赛,也算可喜可贺。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小科的第一棒阿庆,第一圈在险象迭生的赛道做出1:49的成绩,可以说几乎没有被车祸所干扰,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心理素质;之后的前30分钟依旧采用偏向保守的跑法,步步为营;虽然其中曾经因为被追尾差点掉头而拖慢过圈数,落后至媒体组第4位。但在最后的10分钟时,阿庆前辈的最好成绩已经到1:43,可谓稳定中渐渐进入佳境,贯彻了耐力赛稳中求胜的跑法。

也不得不提起同是媒体组的23号车,一台6代喜美(CIVIC,喜美是台湾叫法)。那台喜美在第一棒的时候就做出1分36秒头的成绩,已经超过小科的最快成绩接近2秒,并且全场比赛下来,小科的最快成绩也仅在1:40.9(由YYP做出;并且,晚上的速度感要强烈于白天,所以晚上车手会不自觉的放慢速度跑)。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第二棒的换人在19点,由曾智聪前辈上阵。在换人之前,会进行第一次加油,也会进行练习时做的轮圈螺钉紧固;而车手在等待加油完毕换人的时候,还必须要拿着灭火器在车尾位置等待。车驶离维修区之后,负责左边两轮螺丝固定的网友曾和我提起,由于碰撞的原因,左边前轮的5颗螺钉全部松了。看来赛车的意外比想象中的要多上不少。

阿聪前辈做出的圈数相对阿庆前辈要略快;换上第二棒之后的前40分钟都相安无事,但在第49圈时,安全车又一次出动,而且时间非常的长。据阿聪比赛后提前,此次安全车出动是由于有车由于引擎的爆缸而产生漏油导致的,所幸发现是漏油,躲掉了路面上的大部分油,没落的前面数台车冲出赛道的下场。而在这次混乱中,小科的排名也从媒体组第4提升到了媒体组第3,总排名也飞到第一版。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第三棒由颜总亲自上阵,但很可惜的是一路都在安全车带队,第一圈仅仅是2:05.8(其实安全车带队时快时慢,有时甚至能到2:20秒之后,不能做参考);但这只是刚刚开始,没有人预料到,在颜总下场后将近40分钟,安全车才将跑道让出来。

安全车带队的期间,虽然赛道上出现了短暂的安静,但意外却一刻也没安分下来;20点20分左右,我得知计时员的无线电听不清楚车手的反应,受到的只有嘶嘶声,之后我第一时间通知了澳迦更换无线电,并且打出记分板,让颜总了解当前的比赛排位及时间。

其实,在漫长安全车带队的时间里,最害怕的是车手没有以自己适应的节奏来进行跟车,造成不必要的体力和精力消耗。所以P房和车手间的联络显得尤其重要。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在安全车离开之后,颜总开始大显身手;我不得不佩服颜总的时间管理能力,圈数非常稳定的落在1:41到1:43之间,最快成绩达到了1:40。也由于颜总的出色发挥,小科的排名也向前挤了很大空间,由之前与媒体组第2相差3圈的成绩追到了和第2相同圈数的成绩,最好的排名在全场暂居第7位;若是没有刚刚漫长的安全车带队时间,恐怕早已紧追上媒体组第一的喜美了。

第四棒交给澳迦,澳迦的成绩也非常不错,稳中求快的跑法,一般圈数在1:42至1:44之间,相对颜总的成绩差距并不是很大,数圈中会出现略微慢下来的一圈,应该是为了超越前车而多花掉的。到了21:45,小科与媒体组第一的23号喜美差距仅仅一圈!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22点,曾智聪前辈再次接下重任,驾驶小科继续完成征程。而当我在车子出站后就在帮忙给P房的加油塔补油,补油刚刚结束就收到了小科取得媒体组第1成绩的消息,同时也甚至取得了全场第5的成绩!消息非常令人振奋,但当时距离比赛结束仍有1小时40分钟左右,比赛结束之前,谁都不能预言什么。

22:30,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小科以非常稳定的耐久赛状态在跑,最近数圈的成绩在1:41到1:43之间。但天有不测风云,在22:40左右,却收到了阿聪要求进站的无线电:小科的车头摆动很厉害,要临时进行修理,需要P房做好准备。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收到消息之后,P房这边赶忙准备好了替换的轮胎,之后发现形势不对,一队人抱着维修工具跑向PIT的车道入口,我和钟永坚前辈则滚着替换用的轮胎紧跟其后。

漫长的等待,小科终于被救援车拖至维修区的入口车道;才发现,左前轮的轮圈出现了断裂,而由于左前轮断裂后被卡在内龟,也导致了刹车的表面出现了少许划伤。澳迦前辈花了一番功夫才把断裂在羊角上的另一部分轮圈取下,之后大家齐心协力换上新的轮圈。与此同时,颜总回到P房换好赛车服。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颜总上阵时,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了23点,剩下的时间已经不足一个小时,形势也非常的不乐观:由于损失了将近15圈的时间,小科由之前的第1名掉至第3,而且,同组的第4名和我们的成绩差距很小。

颜总也不愧为老手,上场后采用稳中求稳的跑法,虽然成绩和之前第三棒时作出的成绩差距甚至要慢上许多,开跑的数圈都落在1:49到1:51之间,但对于和媒体组第2相差接近9圈的情况,这样求稳的跑法可谓再合适不过。

不知不觉的时间来到了23:30,媒体组的第4已经跟不上小科的节奏了,但第二仍旧离小科有一段差距。一失足成千古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跑法才是现在需要的;颜总的速度仍旧非常非常稳定的落在了1:50左右。

而在后勤的各位,计时员仍旧恪守岗位(其实这位小哥在6小时的比赛中,一直坚持站着计时,并且中途只去过一次厕所),其他没在P房看成绩的人几乎都跑到了计时区;23:50,记分牌再一次放出:P3(同组成绩第三位),也几乎是在预示着比赛将要结束了。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24点,比赛结束,烟花绽放,新年快乐。

人,无论哪只车队的,都涌向计时区。

车,无论哪只车队的,都在烟花的照耀和人群的欢呼中冲向终点。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10分钟后,小科带着英雄般的气场归来,在烟花下显得非常耀眼。

颁奖、感言,之后的一切还是那么理所当然。

只不过,多了颜总的一句:“你们觉得这一次,输得郁不郁闷?”

。。。。。。

“我觉得不郁闷,毕竟,运气也是比赛中的一部分。”

毕竟,不能预料的未来,才是赛车真正吸引人的部分。不会有人喜欢毫无悬念的原地画圈圈吧。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后记1:关于轮圈

很多人都对断掉的左前轮轮圈有疑问,我稍稍做一下个人版的说明,不代表任何组织的看法: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轮圈的处境是非常恶劣的;1.采用镁铝合金制作的轮圈导热性非常好,以至于刹车时的热量,一部分会导至轮圈上,导致轮圈的高温(在小科被救援车拖到PIT入口的时候,轮圈依旧热到不能用手直接触摸);而高温的同时,在高速行驶的条件下,轮圈也会被空气冷却,对于均速在100KM/H以上的比赛,冷却的速度也是很夸张的,而且当时晚上赛车场的气温绝不到10摄氏度。2.而且我也在文中有提过,作为维修师的网友说过在第一棒结束后的那次进站,左前轮的螺丝全松了,猜测应该是被稍稍碰撞过;断裂的痕迹来看,4个轮辐的断口比较整齐,另外一个有被扭断的痕迹。因此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3.恰好GIC这条赛道的情况,是左前轮的受力最为明显;4.而同时作为驱动轮和转向轮,左前轮自身的任务也够重。

目前轮圈已经送回厂家检测,等待结果就好。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后记2:关于回本利器

出于绅士风度,琶洲到肇庆大旺我都挤在宏光的第三排,将舒服的位置留给两位小姐。第一感觉是第三排的底盘很高,简单来说就是放脚那块地“恩,水平方向的空间是挺大的,就是不够深。”以至于当屁股放在沙发上的时候,大腿仅仅有1/3能够接触沙发,整个人的坐姿估计是卷曲着的,仅仅半个小时尾椎骨就开始很难受了。想稍稍座直一些,你会发现,你的腰直了,脚却开始觉得卷曲得难受。

某次短途移动中有幸try了宏光的第二排座椅,发现:包覆力什么都还不错,就是很讨厌那种座椅的材料。不过,想想对于一台这个价位的车,我想还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处理路上坑洼的反应,我也是感触良多;小的碎震之类的,几乎都被过滤掉了,但某些较高的坎或者是较深的沟,宏光通过之后会出现一大一小两次很有节奏的晃动,准确来说应该称为仰摆,几乎都是Z轴方向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后排尤其的明显。过弯的感觉,不说了,感觉就是软。不过这个取向的车,也不会去做硬那种感觉,可以理解。

不过总体来说,实用性真心是不错,推荐给考虑回本的同学。

后记3:赛道嘉年华

也稍稍换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吧:其实在P房的另一头,是停车场,而且停着各种Racing风格的车子,而在观众席上,其实老人小孩都不少,甚至还见过好几个比我妹妹还小的小女孩(不过略有奇怪,看见的小女孩比小男孩要多),整个赛车场本身就是一场嘉年华,来这里,不开心就怪了。

在吃完午饭后有空,也稍稍拍了点,分享出来吧(拍照工具很烂,请见谅)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新车评网车队GIC 6小时耐力赛随队手记

忍不住点赞(18)

相关阅读

返回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