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作者:PRND32L  时间:2016-02-12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雅阁其实一直是我很喜欢的车型,尤其是5,6,7三代,5代和6代我曾经还坐过。还记得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广本刚刚国产雅阁没多久,价格还坚挺得吓人。说句毫不夸张的话,那时候买一台雅阁,就相当于买两套房子。举个例子,2001年的时候我在我们市区繁华路段买了一套两室一厅77平方米的房子,总价是15万,而当时的一台雅阁售价大约是30万左右。这还只是裸车价,不包含上牌保险等其它的手续费用,如果很不幸你遇上了脱销,想买车跑到店里一看却没有现车,那就要做好加价提车的准备啦,加个78万什么的太正常不过了。换句话来说,在当时能够买着一台雅阁的,不敢说是大款,但起码也是中产阶级啦(BTW,去年我把我住了将近15年的老房子卖了,卖了将近200万,然后又在新城那边买了一套全新的三室两厅将近120平方米的房子。从买来的15万,到卖出去的将近200万,啧啧,房价的涨幅真是太恐怖了。。。)。那时候每天上学放学,我经常都能看到我同学的家长开着佳美、雅阁、风度、皇冠、公爵等日系家轿来接送他们的孩子,心里边那个羡慕得不要不要的啊,啧啧。今年是2016年,恰逢雅阁诞生40周年,于是打算写一篇雅阁这40年来的车型历史,花了大半个月时间,找了很多资料,就当作是奉献给雅阁40周岁的生日礼物吧哈哈。这也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写一篇车型历史,经验不足,难免有纰漏,还望大家指正啊哈哈。

    说到能代表日本的车,除了皇冠以及同级的公爵以外,本田雅阁同样是不能被忽略的。皇冠毕竟还有点高高在上,而雅阁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台百姓车,可以说和普通人更息息相关。

    整理雅阁的资料,可以非常明显地体会到和皇冠的区别,后者倾向于将最高端的驾控或者舒适科技运用到车上,有时甚至不计成本。而本田,则是从一开始就打算把动力和驾驶玩到极致,其他的,有也罢没也罢,似乎都不太重要。

    虽然没有皇冠60年的历史,但雅阁同样年届不惑。或许国人看到的是雅阁近年在中国市场上屡屡失利,但40年不间断的演变和进化,日本的雅阁依然在打着自己手中的牌。 但有一句说一句,曾经的本田在造汽车的时候,总透着一股子倔强,创造了很多汽车界的亮点;但今天的本田车,早就没有了当年的钻劲,变得更屈服于市场了。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初代 SJ/SM 1976-1981

    1976年雅阁的首秀,竟是一台双门掀背车,三厢四门车型的出现则是在1977年末。整个初代车型,共计销往90多个国家。初代的雅阁,实际上可以算是思域的放大版,毕竟对美国市场而言,思域还是太小,于是雅阁便想做一款双门掀背车,以七十年代美国流行的福特Pinto为设计参照,侧面线条很像Pinto

    为了迎合当时的排放限制,将低油耗、低排放作为主要卖点,采用了EF1600cc4发动机,SOHC结构。CVCC是当时本田发动机的招牌技术,靠特殊的燃烧室结构来引导涡流的走势,以解决排放问题。又为了压缩开发成本,这台1.6发动机是将当年CIVIC上使用的1500cc发动机扩缸而来。1978年,随着排放限制的解禁,发动机改为EK1800cc1980年,再次提升马力。同年又重新启用了EP1600cc发动机。

    变速方面,初期为2HONDAMATIC变速箱,1979年升级为3速。

    要说亮点,在最高级车型EX上,出现了当时非常稀罕的可变转向助力,后又追加了电动车窗,自动空调。而没有传统表盘的仪表作为当时的时髦装备。

    动力:EF1600cc(后改进为EP型);EK1800cc

    变速:45MT23HONDAMATIC

       悬挂:前后麦佛逊

    轴距:2380mm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2 SY/SZ/AC/AD 1981-1985

    1981年换代,但发动机依然沿用上代两款。变速系统方面,HONDAMATIC再次进化为4速。针对不同等级车型不同配置造成的配重差异,出现了2段自动可调式悬挂。全系配备了定速巡航,并可选装当时民用车型首次搭载的导航系统,操作起来类似于医院看X光片,只不过是把彩绘的地图插片插在背光屏幕上,然后屏幕上有个亮点示意自己的车,以此显示自己所处的位置。中控可实现左右分区控制。

    1982年,作为日本车,首次在北美工厂投产。北美版的头灯延续了初代的四灯。

    1983年,中期改款,引入全新的12气门EY1600ccES1800cc发动机,依然是SOHC。外观方面,改变了初代的倒倾式前脸。内饰方面对中控以及座椅加以改进。

    1984年,追加一台1800ccPGM-FI型发动机,不带CVCC结构。

    动力:EP1600cc(后升级为EY型);EK1800cc(后升级为ES型)

    变速:5MT4HONDAMATIC

       悬挂:前后麦佛逊

    轴距:2450mm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3 CA1~6 1985-1989

    这一代4门轿车的本土,北美和大洋洲车型改成了隐藏式头灯,而欧洲车型未采用。车体造型犀利化,实现了cd0.32的超低风阻。双门掀背车型也随着换代,更向SHOOTING BREAK造型靠拢,车型取名为AERO DECK。但是北美和澳洲依然保留原先的掀背结构。

    动力方面,启用全新B18A16气门1800cc4发动机,DOHC结构。后来在欧洲采用的B20A型发动机,采用全铝缸盖和缸体,成为当时输出效率最高的发动机。

    悬挂方面,采用了竞技取向的前后双叉臂结构。

    1985年,中期改款,加大保险杠,反光镜改车身同色(可电动收折),变更尾灯形状,加大刹车盘直径。

    1987年,隐藏式头灯被欧款的长条大灯取代,取名ACCORD CA,在全球销售。

    1988年,在北美开法的COUPE车型返销日本本土,也是日本汽车史上第一次从海外工厂进口乘用车。该车起初搭载A20A SOHC发动机,后改为DOHC结构。

    1988年在AT变速箱上增加换挡锁止机构。

    

动力:

CA1A18A1800cc,单化油器,SOHC(日本)。

CA2B18A1800cc,双化油器,DOHC(日本)。

CA3B20A2000ccPGM-FI(欧洲),双化油器,DOHC(日本)。

CA4A16A1600cc,单化油器,SOHC(欧洲)。

CA5A20A2000ccPGM-FI/单化油器,SOHC(北美,欧洲,澳洲);B20Aエンジン、2.0LPGM-FI(欧州)

CA6A20A2000ccPGM-FI(搭载于北美COUPE车型,后输入日本)

变速:5MT4AT

悬挂:前后双叉臂

轴距:2600mm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4 CB1~4型(1989-1993

    从这一代起,掀背车型被取消,但1991年在北美工厂增加了WAGON车型。设计上延续前代,但尺寸进一步加大,可舒适地乘坐5人。1991年,中期改款,追加了安全气囊,牵引力控制系统。1992年,推出了四门硬顶车型ASCOTT  INNOVA

    CB1起,发动机升级为全铝中缸的F18A16气门 1800cc电喷,SOHC结构,此型号发动机还有2000cc以及后来的2200cc版本。

    悬挂系统延续了双叉臂结构,但增加弹簧的行程以提高舒适性和贴地性。内饰材质有所改善方面,开始注重底盘和车顶的隔音,并可选装车载导航。车灯进化为多反射式。

    这一代车型在日本销量一般,却在北美创造了连续3年销量第一的佳绩。在英国,HONDAROVER合作开发出欧洲专供4门轿车,小修小改一直销售到1997年。而当时的ROVER600车型,和ACCORD也渊源匪浅。

    

动力:

F18A型,1800ccSOHC(日本);

F20A型,2000ccSOHC/DOHC PGM-FI(日本/北美WAGONcoupe

F22A型,2200ccSOHC PGM-FI(北美WAGONcoupe1992年限量2000台生产了搭载该发动机的左驾4门轿车)

H23A型,2300ccDOHC(日本)

变速:5MT4AT

悬挂:前后双叉臂

轴距:2720mm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5 CD3~6型(1993-1997

    1993年,轿车先期换代。为了应对MVSS碰撞安全标准,这一代雅阁的车宽增加到了1760mm,而车长和轴距却相对前代反而缩短。从这一代到下一代,外包给ISUZU,以ASUKA车名生产。

    发动机全系统一为PGM-FI,功率扭矩都有所提升。其中主力机型有F22BF20BF18B等,后来的H22A发动机上出现了VTEC

    1994年,双门和WAGON车型紧随换代。

    1995年,加长的引擎室内加入第一代LEGEND搭载的C27AV6发动机的雅阁,在美国和澳洲市场发售。

    1996年,轿车中期改款,内饰配色更运动化。双门和WAGON车型也在随后跟进。新增了SiR型号。

    1996-1997年,代替CIVIC参加JTCC挑战赛。两年投入四款雅阁赛车,搭载H22A型发动机,虽然排量被压缩到2000cc,但采用前进气后排气的反置形式,产生310PS以上的马力输出,前后轮距做了加宽。

    

动力:

F18B型,1800ccSOHC

F20B型,2000ccSOHC

F22B型,2200ccSOHC  VTEC

H22A型,2200ccDOHC  VTEC

变速:5MT4AT

悬挂:前后双叉臂

轴距:2715mm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6 CF3~5CL1/3型(1997-2002

    从这一代起,雅阁采用平台化战略,可根据不同地域的需求,对外观、尺寸等进行调整,而车体刚性也相对前代有了大幅提升。常规为日本本土的四门轿车以及WAGON。同时,将车灯,前杠等做了变更后,派生出姐妹车Torneo2000年中期改款的时候,追加运动车型EURO R,轮拱相对常规车体更宽一些。到这一代,发动机已经全面VTEC化,4AT变速箱增加运动模式,SiR车型上出现了VSA车辆动态稳定系统。

    为了争夺北美销售冠军,本田对北美市场相当重视。适应当地需求,在本土车型基础上对尺寸进行加大,更搭载了V6发动机,车型编号为CG1~6,车型以轿车和COUPE为主,WAGON的需求逐渐被淡化。之后投放中国,韩国,东南亚等地的雅阁,也都是以北美版为基础,所以从全球角度看,反倒是北美版的销量要远高于本土版。

    而在欧洲市场,存在轿车和5门掀背车型,比本土车更宽却更短。发动机起初是1800cc2000cc两种,车型编号为CL1~3。中途又追加了本田披露Prelude上用的2200cc发动机,命名为TYPE R,而搭载WAGON上使用的2300cc发动机车型命名为TYPE V

    

动力:

F18B型,1800ccSOHCVTEC

F20B型,2000ccSOHCVTEC

F20B型,2000ccDOHC  VTEC

H22A型,2200ccDOHC  VTEC

F23A型,2300ccSOHCVTEC

变速:5MT4AT

悬挂:前后双叉臂

轴距:2665mm,注意,前代是2715mm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7 CL7~9型(2002-2008

    从这一代开始要区别,国内延续的是北美版,而ACCORD这个名字,却是在本土版和欧版上延续。国内的换代,严格说应该是INSPIRE车型。

    虽然还是和6代一样采用平台战略,但这一代起,本土版和欧洲版统合。车身重新设计后实现了0.26的超低风阻,内部如座椅等也重新设计,使其乘坐舒适性超越了轴距更长的5代车型,7代雅阁连续3年荣获日本年度车。

    另外为北美版,后来进入日本市场的时候,命名为INSPIRE。本土版内外进行升级后,就作为ACURATSX销售。而在大洋洲地区,也同时存在美版和本土版两种雅阁,分别取名为ACCORDACCORD EURO。而针对欧洲市场,还推出了N22A2200cc柴油增压发动机车型。

    为了可以搭载连续可变气门的i-VTEC,这一代开始普遍采用反置式的K型铝合金中缸发动机,排量主要是2000cc2400cc。到了运动车型EURO R上,则搭载了大名鼎鼎的K20A机头,通过更换高压缩比的缸盖,活塞等部件,提升了功率输出,配合独享的6MT变速箱,实现超凡驾驶感受。2005年中期改款,在轿车和WAGON上追加了TYPE S车型,搭载欧洲调教的悬挂,并搭载K24A发动机。

    在安全性方面,这一代车型上出现了选装HiDSHonda intelligent DriversupportSystem,基本上就是前车距感应和车道维持功能。

    

动力:

K20A型,2000ccDOHCi-VTEC

K24A型,2400ccDOHCi-VTEC

变速:6MT5AT

悬挂:前后双叉臂

轴距:本土版2665mm,北美版2670mm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8 CU1/2型(2008-2013

    这就是国人熟悉的东风本田思铂睿。在中国的生产,始于20097月。和第7代一样。雅阁的高级版本就是ACURATSX。所以国内很多思铂睿直接改了TSX的外观。

    外观整体风格和上代没有太大区别,但车身尺寸大幅增加,车顶和侧面采用全新的焊接工艺,提升了整体刚性;A柱采用4代奥德赛同样的构造,并由此变细18%,改善了前部视野。内装方面,针对驾驶操作性对中控和座椅进行了调整。底盘进一步降低重心以实现优秀操控。

    安全性方面,全系增配ESP系统,车身设计也对行人保护加以考虑,不再像之前那样犀利纤薄。到了这一代,4驱车型被取消。

    搭载K24A发动机的EURO R车型在澳洲率先发售。之后日本本土版也搭载了K24A发动机,在日本国内要求使用超级无铅汽油。

    2009年,日内瓦车展上亮相了TYPES车型,搭载高功率的N22B柴油增压发动机,对中冷和涡轮进行的改良,使其输出由原来的150PS提升至180PS,最大扭矩也由350Nm提升至380Nm,独自匹配6MT

    2010年本田原本计划将ACURA品牌导入日本本土。按照此计划,北美版的INSPIRE也将以ACCORD的品牌在日本销售。但导入计划最终撤销,INSPIREACCORD的合并也没有实现。

    2011年,中期改款,加推了搭载K24A发动机的TYPE S车型。同时也推出搭载R20A型普通汽油发动机的新车型。

    

动力:

R20A型,2000ccSOHCi-VTEC

K24A型,2400ccDOHCi-VTEC

N22B型,2200cc柴油增压发动机。

变速:6MT5AT

悬挂:前后双叉臂

轴距:2705mm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9 CR5/6型(2013—)

    这一代雅阁相信国人更加熟悉,各方面参数构造相对来说也比较统一。

    2013年本田宣布这一代雅阁的北美版和本土版合并。同年在本土率先发布HYBRID以及PLUG INHYBRID车型,这也符合先期本田将此代雅阁作为混动专用车型登场的声明。

    本土车型搭载2000cc压缩比为13.0的阿特金森发动机,搭配sports hybrid i-MMD电机。在北美依然采用2400cc43500cc V6自然吸气动力。直4发动机直喷化,大幅提高了输出。

    前副车架由铝和钢两种材质,通过本田独有的摩擦搅拌接合技术进行粘合。但出于成本控制,前悬改为麦佛逊结构。

    

动力:

K24W型,2400ccDOHCi-VTEC

J35Y型,3500ccDOHCi-VTEC

变速:6MT6ATCVT

悬挂:前麦佛逊后多连杆

轴距:2776mm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不惑之年——写在雅阁诞生40周年前夕(上)

    

正宗的雅阁部分就到这里告段落。

大家也看到了,嫡传7代国内没有,嫡传8代又是国内的思铂睿。

所以,国产78代车型要在接下来的INSPIRE车型介绍中出现,敬请期待。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