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抢先到店试驾——上海大众朗行

作者:车轮人生  时间:2013-07-24

   最近,本人特别迷恋“跨界旅行车”,一上网就开始浏览相关车讯。我过去理念认为,旅行车的代表就是奔驰C200 CGI这类的军团;它不是普通平民可以享受的车;它卖的也不是性价比,而是高级豪华驾乘感与个性独特形象的结合。记得之前YYP对奔驰C200 CGI旅行版视频测评时也如是说(YYP试驾奔驰C200 CGI视频:www.xincheping.com/video/1475_1.htm )---不过,这只是我对旅行车兴趣的启蒙车而已啦。真正让我重新点燃对“跨界旅行车”欲罢不能的要数奔驰新一代的CLS Shooting Brake,YYP在上海车展也用视频简单讲解这部车(上海车展YYP视频解说CLS Shooting Brake:/video/22623_1.htm)。    对于一个普通车迷来说,想接触自己心中那部dream car,这又谈何容易。只可以期望有一部大众化的“跨界旅行车”出来,接触的机会就大好多了。果然不到半年,大众在2013上海车展就推出了朗逸两厢版本(上海车展YYP视频解说朗行:/video/22629_1.htm)。这不是普通的两厢车,它的尾部差不多是移植了奥迪A3的屁股,延长C柱直到D柱顶端。这样的设计看起来比普通两厢车更加豪气,更加高级,商务驾乘感已经将普通A级其他两厢车型抛诸脑后。作业:抢先到店试驾——上海大众朗行【到某间上海大众4店试驾】    于是本着见梦中情人的心态去试驾了这部朗行。朗行试驾车是本人到上海大众某4S店进行试驾试乘的。一如过往那样,本着“试车不买车,不买车也装要买车来试车”的复杂而纠结的心情走进4S店。这回也不例外,我受到销售顾问的热情招待。在个人强烈要求下,他们帮我申请可以将试驾车开出店试驾;试驾路线途经环市路,一个来回大概有2公里,试驾过程共开了4个来回,累计试驾里程数是8,9公里。注:由于本人以买家身份去试车,所以图片比较少,要引用一些新车评网相关照片,图下有说明。作业:抢先到店试驾——上海大众朗行【在环市路试驾,多长的试驾路线啊。嘻嘻...】    如果将Gran Lavida朗行称为两厢车,那么大众就是用了“田忌赛马理念”来造车和推广。将三厢的朗逸屁股跟A3掉包,拉扯出同级两厢车最大尺寸(实质上只是长度在同级别有优势,长度4454mm,轴距2610mm,与朗逸相同),实质上销售顾问的培训也是以奥迪A3作为蓝本。不过朗行的外形确实吸引了一部分人眼球,包括我。作业:抢先到店试驾——上海大众朗行【朗行外形 注:图片来自新车评网】    驾驶操控方面:朗行方向盘电助力的力度很轻悠,畅顺,指向的精准度不错,左右几度也可让车身动作明显。底盘悬架处理公路的碎振不够彻底,路燥声音略有明显,但噪音传到驾驶室内,不会有令人感到烦躁感觉,反而所谓的“厚实”感让人更容易接受。轮胎碾过大坑哇时,悬架动作及对车身支撑性还算不错,使得整辆车的贴服感还可以。从软硬度来看,朗行的悬架并没有像朗逸那般“死古板”生硬,也不是所谓的韧性,而是比以前服软了...作业:抢先到店试驾——上海大众朗行【朗行内饰 注:图片来自新车评网】作业:抢先到店试驾——上海大众朗行【前排座椅包裹性不错,后排却很“水” 注:图片来自新车评网】    内饰照片没有拍到(也不好意思拿着相机乱拍)。但是有些地方可以说一下;这辆朗行的内饰造工遗传大众车造工的细腻,内饰质地足够;前座椅包裹度不错,问题是,后排座椅为了偷出所谓“后排空间”,座椅的纵向长度短得离谱,对腿部承托感超差(特别对脚长的乘客来说),而且座椅高度不算高,大腿可以悬空一半。帕萨特后排座椅更甚..后尾箱46分割后,储物空间很大,平整。作业:抢先到店试驾——上海大众朗行【后尾箱情况 注:图片来自新车评网】    不过后保险杠包裹的尾部上端跟车尾储物箱底部不是平整的,两者大概有12-15cm左右的落差。如果搬一些沉重的物件下车时,会费点劲;另外,也不能很舒服地跟妹子坐在后面干点两小无猜的事情。这样的设计有点违背旅行车的标准(虽然它不是正统旅行车)。    动力方面:试驾车的配置是1.6L 配匹上6速手自一体,最大马力110匹。这辆车给我最大的惊喜是油门反应和波箱平顺度。轻踩油门起步初段,反应算是迟疑,中后短加速,油门给的动力真是随踩随有,虽然没有性能车那样清晰,但比上代朗逸好多了。波箱换挡不算积极,转数要逼到4000-5000才悄悄升档,但关键时候够果断、平顺。这样的调教对加速性能来说有一定优势。查看了资料:整备质量1275kg的1.6L 、6速自动舒适版朗行,要比整备质量1285kg的1.6L、6速自动舒适版朗逸百公里加速快上0.3秒。(朗行为12.3s,朗逸为12.6s)这里面当然要考虑到动力调教问题,因为朗行最大马力是110匹,而朗逸最大马力是105匹。因为本人也开过新款朗逸,同样的动力和传动总成,感官上海是觉得朗行的加速推背感还是略明显一些。    总结:近年,深感大众造车越来越没有菱角(虽然某些问题还是...)。就朗行而言,操控动力在同级别没有优势,但也没有短板,让人觉得很容易接受。车身尺寸数据也不占优势,但长度优势营造出来“不同寻常”的两厢车,确实很容易打动国内买家。大众旗下车型众多,排列组合出来的新车市场更是宽广。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