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新速腾很无奈,但是,它还是会热卖的。

作者:凶恶的小朋友  时间:2012-03-12

老实说,新速腾一直是我换车的备选目标之一,而且是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我兄弟有部老款冠军,那车我经常开,除了那张蛤蟆脸和偏软的悬挂外,几乎没啥可挑剔的,先看周边配置,首先前引擎盖和后备箱都是液压撑杆,然后冠军有手动挡可选择,车门限位器是大块头,开关门感觉佳(当然YYP老师说现在流行新速腾的那种设计,但是我对此保留意见),然后,轮胎式倍耐力的半热熔胎,虽然没有P.ZERO高级,但是依然是国内市场比较少见的高配轮胎了。我朋友这部冠军已经做到了2阶改装,避震也改用绞牙,引擎盖换为了全碳纤维,所以,动力和驾驶感没有可比性了,但是,至少老速腾具备升级潜力,因为它几乎没有硬伤,纯正的德国车驾驶感受,我一直诟病其外观,其实打心眼里真的喜欢!

新速腾上市的消息一出来,我就极为关心,谍照出来以后更是觉得不错,统一为大众家族前脸,屁股也与A4雷同,线条简洁,外形着实不错,我当时就打定主意,就等它上市了,可是坏消息却一直传来,后悬挂全系改为板板车,(为啥欧版仍是独立悬挂?)我看到这个消息以后马上就买了新致胜。来说说原因,其实板车悬挂也没啥大问题,大家不用一位追求四轮独立悬挂,只要调校的好平时开起来是一样的,但是这里却传递出来了一些其他的信息。

我们知道,大众一直有别于日系车的是他们对车的态度和对自己民族造车理念的坚持,在此之前,大众为中国市场所作出的妥协最多就是把车身加长啊什么的,现在的大众发现了,原来其他车商用更低的成本造出来的车仍然可以卖到和他们付出高成本所造之车一样的价格,德国人郁闷了, 幡然醒悟,于是乎在新速腾上出现了全系标配板车悬挂以及一系列的减配行动,但是价格却没有变化,因为就大众看来以他们在国内的地位这个价格是绝对要热卖的,事实我估计也是如此,在新车到店后,我依然决定前往4S店看看这个新家伙。

虽然大家在网上骂骂咧咧的,可是在我们这种二三级城市大众4S依然人满为患,新速腾周围围满了人,纷纷挤入后座,谈论是否宽敞,是否明亮,以及座椅的皮质是否有提高等,只有我这种不懂事的才趴在地上去研究那个后悬挂,大声质问为何连冠军都减配成了锦湖轮胎等等,换来的却是4S销售小妹的阵阵白眼。

于是乎提出要试驾,被安排和一个MM两个秃顶中年人在一部冠军试驾车中,首先MM先开,慢慢悠悠慢慢悠悠的溜出门,第一句话问的就是有没有红色,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MM自言自语了一句,那我可以配个机器猫的座套,我小声说了句,有侧气囊....被无视了。30的速度开了1公里后,MM总结发言了:方向有点重。

秃顶中年人A上场(简称A),第一句话雷翻众人:S档是啥意思?销售急忙解释,此为运动模式,可以跑得更快,能爆发出更强动力。我又小声说了句:其实是怠速增加,换挡延时...依然被无视了。A洋气的说:只有青钩子(土话,贬义,多指没文化的小青年)才飙车,我要的是价格便宜空间大。我又小声说,其实比亚迪S6很适合你...A没听到,哈哈

轮到我了,我要求最后开,因为回程最后一轮是一条小山路,于是秃顶中年人B上场(简称B),这哥们上车之后没先开车,先仔细摸摸仪表台车窗等等位置,然后打开了音响,最后把座椅往后移动了一下,A立马就抗议了:这个车不是加长了么?为什么还是这么挤啊?销售急忙说,是这位哥哥身高太高了,一般人坐没问题的!我目测了一下B的身高大约180,A的身高略高一点点,我转过头对A说,新迈腾可以坐姚明,A很赞许的点了点头,转头问销售迈腾的价格,在报出迈腾1.4T乞丐版价格+加价+等车时间后,全车沉默了几秒钟,然后B表态了,其实这个车空间还是不错的...我只想说,我178.坐在后排中间,感觉很难受。

到我这个青钩子上场了,先询问为何新冠军现在配锦湖轮胎而不是倍耐力的半热熔,销售说,锦湖比倍耐力好,还是半热熔是啥意思...我懒得解释了,通过一段稍微有些烂的路面,感觉不到什么颠簸,只听到减震叽咕叽咕的嚎叫着,估计是满载的原因,如果单人驾驶可能会比较难受,以前开科鲁兹,那号称运动轿车的后悬挂和新速腾类似,那个巅啊,要命。试试加速,在D档满载5人的情况下依然能得到较好的推背感,不得不承认大众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配合完美,轮上功率损失很小。杀入小山路,换做S档,发现这部车的极限非常快的就到来了,伴随着轮胎的惨叫、车内的大声抗议和轻微的推头,突然发现这部车和老速腾在驾驶上有着一些明显的区别,方向更轻了,但是反馈却少了,在快速过弯的时候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靠向弯道的后轮在过弯的时候有离地的可能,而且这个感觉在开起来的时候非常明显,大家可以试驾一些高速弯,随着后轮的一个离地,车子瞬间就要开始推头,然后才是ESP的介入,这个过程非常明显,反馈到驾驶者的信息就是一个字:吓!

试驾结束,在千夫所指中默默下车,回想一下,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大众也不能幸免的坠入了这个利润最大化的滚滚洪流当中,因为中国这个市场太大利润了,中国人对车的要求更多的是要一顶轿子,无论是文化还是政策,都让大部门车主不自觉的把舒适性、稳定性和低成本性放在了第一位,而并不是要追求激烈的操作,最愉悦的驾乘感受,大众虽然有些迟钝,但是他们还是看到了这个中国国情,所以,这个情况是必然的。中国的车型往往与美版的是一样的,大部分车商都把他们的性能车投放到了欧洲,但是如果单论汽车的价格,我觉得 中国市场的车价是最高的,性价比也是最差的,我推荐大家看一部英国的车评节目叫top gear,他们有一集是是专门做中国汽车的,说的很尖锐,但是也很靠谱。

对了,还要补充一点,目前我们这里新速腾全系加价1.5万,另外再加5000装饰,等车时间在4个月左右。大众,你真牛!

 

PS:最近在外出差,所以致胜的长测报告可能延迟一周的时间,谢谢各位兄弟的捧场。

结语